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纪念性空间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内纪念空间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外纪念空间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纪念性空间植物景观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国内关于纪念空间植物景观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2 国外关于纪念空间植物景观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5.1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调研对象选择依据 | 第20-2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2章 关于纪念性空间植物景观的基本认知分析 | 第24-48页 |
2.1 纪念性空间的相关概述及解析 | 第24-27页 |
2.1.1 纪念性空间的概念 | 第24页 |
2.1.2 本文研究的侧重点—纪念性空间的外部环境空间 | 第24-25页 |
2.1.3 纪念性空间的分类 | 第25-26页 |
2.1.4 纪念性空间的特征 | 第26-27页 |
2.2 纪念性空间植物景观相关概述 | 第27-28页 |
2.2.1 植物景观相关概念 | 第27-28页 |
2.2.2 纪念空间中的植物景观 | 第28页 |
2.3 纪念性空间中植物景观的功能作用研究 | 第28-31页 |
2.3.1 烘托纪念主题 | 第28-29页 |
2.3.2 情感表达 | 第29页 |
2.3.3 强调与标识 | 第29-30页 |
2.3.4 空间营造 | 第30-31页 |
2.4 城市纪念性空间与一般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不同—“纪念”特征 | 第31-33页 |
2.4.1 植物实体要素的选择要求不同 | 第31-32页 |
2.4.2 植物的平面构景形态的选择不同 | 第32页 |
2.4.3 植物景观的空间营造不同 | 第32-33页 |
2.5 基于纪念特性的植物景观释义 | 第33-48页 |
2.5.1 植物景观的实体要素与“纪念性”的表达 | 第33-40页 |
2.5.2 植物景观的平面布局形式与“纪念性”的表达 | 第40-43页 |
2.5.3 植物景观的空间营造与“纪念性”的表达 | 第43-46页 |
2.5.4 植物和其他景观要素的融合与“纪念性”的表达 | 第46-48页 |
第3章 武汉市纪念性空间植物景观现状调研分析 | 第48-101页 |
3.1 武汉市纪念性空间概述 | 第48-50页 |
3.1.1 武汉市纪念性空间的独特性 | 第48-49页 |
3.1.2 武汉市纪念性空间的特点 | 第49-50页 |
3.2 武汉市主要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调查研究及分析 | 第50-52页 |
3.2.1 调研对象的选取及分类 | 第50-51页 |
3.2.2 调研内容 | 第51-52页 |
3.2.3 调研方法 | 第52页 |
3.3 武汉市纪念性空间植物景观实地调研案例分析 | 第52-99页 |
3.3.1 武汉抗战纪念园 | 第52-59页 |
3.3.2 施洋烈士陵园 | 第59-66页 |
3.3.3 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 | 第66-72页 |
3.3.4 烈士祠 | 第72-78页 |
3.3.5 首义公园 | 第78-82页 |
3.3.6 向警予烈士陵园 | 第82-89页 |
3.3.7 武汉防洪纪念碑 | 第89-94页 |
3.3.8 董必武纪念广场 | 第94-99页 |
3.4 武汉市不同纪念性空间植物景观特征小结 | 第99-101页 |
第4章 武汉市纪念性空间植物景观特点分析 | 第101-114页 |
4.1 植物种类的选择特点和问题分析 | 第101-106页 |
4.1.1 植物种类的选择特点 | 第104-105页 |
4.1.2 植物种类的选择存在的问题 | 第105-106页 |
4.2 植物景观的平面布局特点和问题分析 | 第106-108页 |
4.2.1 植物景观的平面布局特点 | 第107-108页 |
4.2.2 植物景观平面布局形式存在的问题 | 第108页 |
4.3 植物景观的空间营造特点和问题分析 | 第108-112页 |
4.3.1 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特点 | 第110-111页 |
4.3.2 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存在的问题 | 第111-112页 |
4.4 武汉市纪念性空间植物景观的改造措施 | 第112-114页 |
4.4.1 植物种类的选择 | 第112页 |
4.4.2 植物景观的平面布局 | 第112-113页 |
4.4.3 植物景观的空间意境营造 | 第113页 |
4.4.4 后期植物的养护管理 | 第113-114页 |
第5章 武汉纪念性空间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和策略 | 第114-126页 |
5.1 纪念性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114-115页 |
5.1.1 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景观“花园化” | 第114页 |
5.1.2 立足场地历史背景,突出纪念主题 | 第114页 |
5.1.3 满足以纪念为核心的多种功能 | 第114-115页 |
5.1.4 注重人在整体环境中的参与性 | 第115页 |
5.2 纪念性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 第115-126页 |
5.2.1 植物景观实体要素的选择策略 | 第115-118页 |
5.2.2 植物景观平面布局形式的选择 | 第118-121页 |
5.2.3 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策略 | 第121-123页 |
5.2.4 植物景观与其他景观元素的融合 | 第123-126页 |
第6章 结语 | 第126-128页 |
6.1 结论 | 第126-127页 |
6.2 存在的不足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