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1 野桑蚕特点概述 | 第12-15页 |
1.1.1 野桑蚕形态特征 | 第12-14页 |
1.1.2 野桑蚕生物学特征 | 第14-15页 |
1.2 物种驯化概述 | 第15-18页 |
1.2.1 驯化的定义 | 第15-16页 |
1.2.2 驯化的结果 | 第16-17页 |
1.2.3 驯化基因的分子机制 | 第17-18页 |
1.3 家蚕驯化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1.3.1 野桑蚕与家蚕的起源 | 第18-19页 |
1.3.2 家蚕驯化机制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2-24页 |
2.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22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野桑蚕转录组测序 | 第24-36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3.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5页 |
3.1.4 RNA提取与质量检测 | 第25-26页 |
3.1.5 转录组测序文库构建 | 第26-29页 |
3.1.6 转录组测序文库质量控制 | 第29-30页 |
3.1.7 转录组测序文库测序 | 第30-32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3.2.1 转录组RNA提取与质量检测 | 第32-33页 |
3.2.2 转录组文库质量控制 | 第33页 |
3.3 讨论 | 第33-36页 |
第四章 de novo组装与基因注释及SNP鉴定 | 第36-46页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4.1.1 测序原始数据处理及de novo组装 | 第36-37页 |
4.1.2 基因注释 | 第37-38页 |
4.1.3 SNP鉴定 | 第38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38-44页 |
4.2.1 测序原始数据统计与质量评估 | 第38-40页 |
4.2.2 de novo组装统计 | 第40页 |
4.2.3 基因注释结果 | 第40-44页 |
4.2.4 SNP鉴定结果 | 第44页 |
4.3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五章 野桑蚕转录组表达谱分析 | 第46-56页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5.1.1 转录组unigene表达量计算 | 第46-47页 |
5.1.2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第47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47-54页 |
5.2.1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 | 第47页 |
5.2.2 丝蛋白相关基因分析 | 第47-54页 |
5.3 讨论 | 第54-56页 |
第六章 野桑蚕正向选择基因鉴定与功能分析 | 第56-76页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6.1.1 野桑蚕直系同源基因鉴定 | 第56页 |
6.1.2 野桑蚕Ka/Ks分析与正向选择基因的鉴定 | 第56-57页 |
6.1.3 野桑蚕正向选择基因KEGG富集分析 | 第57-58页 |
6.2 实验结果 | 第58-72页 |
6.2.1 野桑蚕直系同源基因鉴定与Ka/Ks分析结果 | 第58-62页 |
6.2.2 与家蚕重测序接结果的比较 | 第62-63页 |
6.2.3 野桑蚕正向选择基因功能分析 | 第63-72页 |
6.3 讨论 | 第72-7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附录 | 第84-100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课题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