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第11页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2 数据预处理及研究模型 | 第19-31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9-23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9页 |
2.1.2 自然条件 | 第19-21页 |
2.1.3 社会经济 | 第21-23页 |
2.2 数据来源 | 第23-25页 |
2.2.1 数据来源及介绍 | 第23-25页 |
2.2.2 软硬件平台 | 第25页 |
2.3 Landsat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 | 第25-30页 |
2.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第25-27页 |
2.3.2 基于样本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土地利用分类 | 第27-30页 |
2.4 GIS-Logistic模型 | 第30-31页 |
3 郑州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 第31-47页 |
3.1 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分析 | 第31-36页 |
3.1.1 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分析指标 | 第31页 |
3.1.2 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分析结果 | 第31-36页 |
3.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分析 | 第36-39页 |
3.2.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分析指标 | 第36-37页 |
3.2.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分析结果 | 第37-39页 |
3.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第39-41页 |
3.3.1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指标 | 第39-40页 |
3.3.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结果 | 第40-41页 |
3.4 土地利用变化区县差异分析 | 第41-47页 |
3.4.1 土地利用变化区县差异模型 | 第41页 |
3.4.2 土地利用变化区县差异分析结果 | 第41-47页 |
4 基于GIS-Logistic耦合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47-63页 |
4.1 Logistic回归模型 | 第47-48页 |
4.2 GIS-Logistic耦合模型构建 | 第48-56页 |
4.2.1 GIS-Logistic耦合模型 | 第49页 |
4.2.2 变量的选取 | 第49-50页 |
4.2.3 变量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第50-55页 |
4.2.4 抽样过程 | 第55页 |
4.2.5 自变量选择方法 | 第55-56页 |
4.2.6 初步统计诊断 | 第5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6-63页 |
4.3.1 耕地变化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6-58页 |
4.3.2 建设用地变化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8-61页 |
4.3.3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理 | 第61-63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5.2 建议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