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小麦条锈菌MADS box转录因子PsMcm1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摘要第6-7页
英文摘要第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6页
    1.1 小麦条锈病及小麦条锈菌第10-11页
        1.1.1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第10页
        1.1.2 小麦条锈病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 MADS box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第11-13页
    1.3 基因沉默技术第13-14页
    1.4 实验目的及意义和研究方法第14-16页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页
        1.4.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3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小麦条锈菌PsMcm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第16-48页
    2.1 实验材料第16页
        2.1.1 材料第16页
        2.1.2 试剂及仪器第16页
    2.2 实验方法第16-35页
        2.2.1 实验材料准备第16-17页
        2.2.2 小麦条锈菌总RNA的提取及纯化第17-18页
            2.2.2.1 用Biozol法提取RNA第17页
            2.2.2.2 纯化RNA第17-18页
        2.2.3 反转录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18页
        2.2.4 大肠杆菌JM109超级感受态细胞制备第18-19页
        2.2.5 小麦条锈菌MADS box转录因子PsMcm1基因的克隆第19-22页
        2.2.6 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2页
        2.2.7 Real-time PCR分析表达趋势第22-23页
        2.2.8 酵母双杂交分析第23-24页
            2.2.8.1 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第23页
            2.2.8.2 酵母转化及蛋白互作分析第23-24页
        2.2.9 PsMcm1和PsSte12在小麦中的定位试验第24-25页
            2.2.9.1 引物设计第24页
            2.2.9.2 小麦原生质体定位载体的构建第24页
            2.2.9.3 小麦原生质体的制备第24-25页
            2.2.9.4 小麦原生质体的转化第25页
        2.2.10 互补稻瘟菌突变体Mgmcm1试验第25-30页
            2.2.10.1 引物设计第25-26页
            2.2.10.2 共转化插入DNA和载体的制备第26-28页
            2.2.10.3 稻瘟菌原生质体制备第28页
            2.2.10.4 稻瘟菌原生质体转化第28-29页
            2.2.10.5 瘟菌互补转化子的鉴定第29页
            2.2.10.6 稻瘟菌附着孢形成实验第29-30页
            2.2.10.7 大麦接种试验第30页
        2.2.11 酵母突变体Scmcm1和Scste12的互补试验第30-32页
            2.2.11.1 引物设计第30页
            2.2.11.2 互补载体的构建第30页
            2.2.11.3 酵母的感受态制备及转化第30-31页
            2.2.11.4 酵母子囊孢子的培养和观察第31-32页
        2.2.12 BSMV-HIGS介导的PsMcm1和PsSte12基因沉默第32-3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5-46页
        2.3.1 条锈菌总RNA的提取第35页
        2.3.2 PsMcm1基因的克隆第35页
        2.3.3 小麦条锈菌PsMcm1基因的序列分析第35-36页
        2.3.4 PsMCM1序列系统发育树构建第36-37页
        2.3.5 PsMcm1基因的实时定量PCR分析第37页
        2.3.6 小麦条锈菌PsMcm1蛋白与PsSte12蛋白的互作分析第37-38页
        2.3.7 PsMcm1和PsSte12在小麦原生质体中的定位试验第38-39页
        2.3.8 互补稻瘟菌突变体Momcm1第39-41页
            2.3.8.1 互补转化子的PCR检测第39页
            2.3.8.2 稻瘟菌附着孢形成实验第39-40页
            2.3.8.3 大麦接种试验第40-41页
        2.3.9 互补酵母突变体Scmcm1和Scste12试验第41-42页
            2.3.9.1 互补转化子的PCR检测第41页
            2.3.9.2 酵母子囊孢子的培养和观察第41-42页
        2.3.10 PsMcm1和PsSte12的基因沉默分析第42-46页
    2.4 结论与讨论第46-48页
第三章 全文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介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TA参与的不同复配体系涂层对铜的防腐蚀效果的影响
下一篇:含钛蒙脱土制备及其在模拟废水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