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1.2.1 植物水力结构 | 第11-12页 |
1.2.2 影响导水率和水力脆弱性的木质部结构 | 第12-13页 |
1.2.3 植物应对栓塞的策略 | 第13-15页 |
1.2.4 植物抵抗栓塞能力与其抗旱性策略 | 第15-16页 |
1.2.5 沙柳和柠条水分生理生态 | 第16-17页 |
1.3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 | 第17页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0-23页 |
2.4.1 叶性状 | 第20页 |
2.4.2 叶水势和木质部水势 | 第20页 |
2.4.3 叶脱水曲线 | 第20页 |
2.4.4 PV曲线参数 | 第20-21页 |
2.4.5 叶脆弱性曲线 | 第21页 |
2.4.6 茎和根导水率及原位栓塞程度 | 第21-22页 |
2.4.7 茎和根脆弱性曲线 | 第22页 |
2.4.8 木质部解剖结构及木材密度 | 第22-23页 |
2.4.9 茎或根最大及平均导管长度 | 第23页 |
2.4.10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 第23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沙柳和柠条叶水分关系及光合特性比较 | 第24-32页 |
3.1 沙柳和柠条叶水势 | 第24-25页 |
3.2 沙柳和柠条叶PV曲线及叶失水曲线 | 第25-26页 |
3.3 叶水力导度及水力脆弱性 | 第26-28页 |
3.4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 | 第28-29页 |
3.5 讨论 | 第29-31页 |
3.5.1 沙柳和柠条的耐旱机制分析 | 第29-30页 |
3.5.2 沙柳和柠条叶的水力结构特征 | 第30页 |
3.5.3 沙柳和柠条光合特性比较 | 第30-31页 |
3.6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沙柳和柠条茎与根水分传输效率及安全性 | 第32-41页 |
4.1 两种灌木茎与根水分传输效率 | 第33页 |
4.2 两种灌木茎与根水力脆弱性 | 第33-34页 |
4.3 两种灌木根与茎黎明前和正午时的栓塞程度 | 第34-36页 |
4.4 两种灌木茎和根的木质部解剖结构 | 第36-37页 |
4.5 讨论 | 第37-40页 |
4.5.1 沙柳和柠条水分传输效率、抵抗空穴化能力和生态适应性关系 | 第37-38页 |
4.5.2 沙柳和柠条水分传输效率和水力脆弱性差异的解剖结构基础 | 第38页 |
4.5.3 沙柳和柠条日栓塞程度的变化 | 第38-39页 |
4.5.4 根脆弱性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4.6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不同生境下柠条水分生理功能性状的可塑性 | 第41-47页 |
5.1 不同生境土壤含水量及柠条植株生长状况 | 第41-42页 |
5.2 不同生境柠条叶性状 | 第42页 |
5.3 不同生境柠条水力性质及光合作用 | 第42-44页 |
5.4 不同生境柠条茎水力脆弱性 | 第44页 |
5.5 不同生境柠条形态与生理特征的可塑性 | 第44-45页 |
5.6 讨论 | 第45-46页 |
5.7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 第47-4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6.2 存在主要问题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