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隐形传态方案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量子隐形传态的背景 | 第8-9页 |
1.3 量子隐形传态的发展 | 第9-11页 |
1.3.1 理论发展 | 第9-10页 |
1.3.2 实验发展 | 第10-11页 |
1.4 课题来源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量子隐形传态的基础理论 | 第12-25页 |
2.1 量子隐形传态的基础 | 第12-17页 |
2.1.1 量子比特 | 第12-13页 |
2.1.2 量子态纠缠 | 第13页 |
2.1.3 常见的量子纠缠态 | 第13-15页 |
2.1.4 幺正变换和常见的量子逻辑门 | 第15-17页 |
2.2 量子信息中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 第17-20页 |
2.2.1 测不准原理 | 第18页 |
2.2.2 量子态不可克隆定理 | 第18-19页 |
2.2.3 非正交量子态不可区分定理 | 第19-20页 |
2.3 量子隐形传态 | 第20-24页 |
2.3.1 基本思想 | 第20页 |
2.3.2 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2.3.3 受控量子隐形传态 | 第22-24页 |
2.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 | 第25-33页 |
3.1 任意二粒子的QT方案 | 第25-27页 |
3.2 基于六粒子最大纠缠态的双向量子隐形传态 | 第27-29页 |
3.3 基于八粒子团簇态的双向非对称QT | 第29-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腔QED系统中QT的实现 | 第33-46页 |
4.1 腔QED系统介绍 | 第33-35页 |
4.1.1 腔QED的基本模型 | 第33-34页 |
4.1.2 腔QED系统的主要参数 | 第34-35页 |
4.2 基于腔QED实现量子隐形传态 | 第35-40页 |
4.2.1 基于腔QED的Bell态制备 | 第35-38页 |
4.2.2 基于腔QED实现量子隐形传态 | 第38-40页 |
4.3 任意三粒子的受控量子隐形传态方案的实现 | 第40-45页 |
4.3.1 方案介绍 | 第40-43页 |
4.3.2 物理实现 | 第43-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46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