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清静经》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6-12页 |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 第6-8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三、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常清静经》文本研究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常清静经》作者及成书年代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常清静经》文本原貌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清静之道 | 第17-28页 |
第一节 清静之道与道家思想 | 第17-22页 |
一、清静之道与早期道家 | 第17-20页 |
二、清静之道与黄老道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清静之道的内涵及特色 | 第22-28页 |
一、道体清静,周流不息 | 第22-26页 |
二、人与道通,同归清静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清静之性 | 第28-40页 |
第一节 心静神清,欲动则浊 | 第28-33页 |
一、“欲”之意涵 | 第28-29页 |
二、欲生烦恼 | 第29-31页 |
三、欲与清静 | 第31-33页 |
第二节 观空遣欲,静之徐清 | 第33-40页 |
一、观空达寂 | 第33-37页 |
二、静之徐清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清静之境 | 第40-45页 |
第一节 阴阳周流,天清地静 | 第40-43页 |
一、阴阳和合 | 第40-42页 |
二、清明世界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神与道游,无为自然 | 第43-45页 |
一、淡寂无执,不争为德 | 第43-44页 |
二、应物无伤,清净自然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