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流程 | 第14页 |
1.5 章节架构 | 第14-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33页 |
2.1 自助服务 | 第16-19页 |
2.1.1 自助服务与人工服务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自助服务的发展历程 | 第16-19页 |
2.2 自助服务的特点 | 第19-22页 |
2.2.1 商家眼中的自助服务特点 | 第19-20页 |
2.2.2 消费者感知的自助服务特点 | 第20-21页 |
2.2.3 消费者感知的自助服务与商家预期效果的差距 | 第21-22页 |
2.3 消费者是否采纳自助服务的考虑因素 | 第22-25页 |
2.4 影响因素的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 第25-27页 |
2.5 内隐态度 | 第27-28页 |
2.5.1 内隐态度的定义 | 第27-28页 |
2.5.2 选择内隐态度的原因 | 第28页 |
2.6 IAT实验 | 第28-31页 |
2.7 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和评价 | 第31-33页 |
3 模型构建和假设提出 | 第33-35页 |
4.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35-42页 |
4.1 实验的设计 | 第35-38页 |
4.1.1 概念词语的确定 | 第35页 |
4.1.2 类别词语的确定 | 第35-36页 |
4.1.3 试验次数(number of trials)和试验组数量(number of blocks) | 第36-37页 |
4.1.4 外显量表的设计 | 第37-38页 |
4.2 实验过程 | 第38-42页 |
4.2.1 各类词语收集 | 第38-39页 |
4.2.2 前测 | 第39-41页 |
4.2.3 正式实验 | 第41-42页 |
5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42-53页 |
5.1 被试的背景统计 | 第42-43页 |
5.2 整体数据分析 | 第43-44页 |
5.3 分组数据差异分析 | 第44-53页 |
5.3.1 相容组与不相容组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差异 | 第44-45页 |
5.3.2 性别差异 | 第45-46页 |
5.3.3 学历差异 | 第46页 |
5.3.4 年龄差异 | 第46-47页 |
5.3.5 收入差异 | 第47-50页 |
5.3.6 家乡文化差异 | 第50-51页 |
5.3.7 网龄差异 | 第51-53页 |
6 讨论 | 第53-58页 |
6.1 关于“超市”的认知 | 第54页 |
6.2 关于认知惯性 | 第54页 |
6.3 解释数据结果 | 第54-56页 |
6.4 关于整合结果 | 第56-58页 |
7 研究不足 | 第58-61页 |
7.1 关于本研究的研究不足 | 第58页 |
7.2 自助服务的发展展望 | 第58-59页 |
7.3 未来理论发展展望 | 第59-61页 |
附录1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