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口碑信息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智能手机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一、研究角度的创新 | 第14页 |
二、研究模型的创新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口碑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一、国外关于口碑定义的研究 | 第16-17页 |
二、国内关于口碑定义的研究 | 第17页 |
第二节 网络口碑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一、国外关于网络口碑定义的研究 | 第17-18页 |
二、国内关于网络口碑定义的研究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型 | 第19-20页 |
一、S-O-R模型 | 第19页 |
二、尼柯西亚模式 | 第19-20页 |
三、EKB模式 | 第20页 |
第四节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的研究 | 第20-23页 |
一、国外网络口碑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关系的研究 | 第20-21页 |
二、国内网络口碑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关系的研究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 | 第23-32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23-26页 |
一、发送者专业能力 | 第23页 |
二、口碑质量 | 第23-24页 |
三、口碑数量 | 第24页 |
四、接收者专业能力 | 第24-25页 |
五、感知风险 | 第25页 |
六、关系强度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26页 |
第三节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第26-30页 |
一、发送者专业能力 | 第27页 |
二、口碑质量 | 第27页 |
三、口碑数量 | 第27-28页 |
四、口碑极性 | 第28页 |
五、接收者专业能力 | 第28-29页 |
六、感知风险 | 第29页 |
七、关系强度 | 第29-30页 |
八、消费者购买行为 | 第30页 |
第四节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 第30-32页 |
一、问卷设计 | 第30-31页 |
二、数据采集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 第32-48页 |
第一节 样本分析 | 第32-34页 |
一、样本基本信息 | 第32-33页 |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4-41页 |
一、信度分析 | 第34-35页 |
二、效度分析 | 第35-41页 |
第三节 方差分析 | 第41-42页 |
一、人口统计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1-42页 |
二、口碑极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2页 |
第四节 相关分析 | 第42-43页 |
第五节 回归分析 | 第43-46页 |
一、多重共线性、异方差以及序列相关问题 | 第43-44页 |
二、网络口碑对购买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44-46页 |
第六节 研究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 | 第46-48页 |
一、研究假设检验 | 第46-47页 |
二、模型修正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8-53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一、通过方差分析得出的结论 | 第48页 |
二、通过相关分析的结论 | 第48页 |
三、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 | 第48-49页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49-51页 |
一、充分重视网络口碑管理 | 第49页 |
二、鼓励顾客发表正面网络口碑 | 第49-50页 |
三、促进较专业消费者的口碑传播 | 第50页 |
四、加强虚拟社区的顾客互动 | 第50-51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51-53页 |
一、研究局限 | 第51-52页 |
二、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