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历史第9-10页
    1.2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第10-11页
    1.3 中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第11-13页
    1.4 应用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第13-14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第14-16页
        1.5.1 A类预习系统方案论证(引导类)第14-15页
        1.5.2 B类预习系统方案论证(促进类)第15页
        1.5.3 最终目标第15-16页
第二章 实验预习系统总体设计第16-19页
    2.1 研究内容及总体设计第16-17页
    2.2 物理系统第17页
    2.3 接口第17-18页
        2.3.1 硬件接口第17-18页
        2.3.2 软件接口第18页
    2.4 计算机系统(含信号接口和软件模块)第18-19页
第三章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A(现象及结果演示类)第19-25页
    3.1 实验原理第19-20页
    3.2 关键技术第20-21页
    3.3 软件设计第21-23页
    3.4 结果显示第23-25页
第四章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B(过程及结果演示类)第25-55页
    4.1 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框图)第25页
    4.2 测试原件第25-29页
        4.2.1 实验原理第25-27页
        4.2.2 关键技术第27-29页
    4.3 硬件设计及编程第29-44页
        4.3.1 温度数据采集模块设计第29-31页
        4.3.2 电阻数据采集模块设计第31-33页
        4.3.3 数据输出原理及串口配置第33-34页
        4.3.4 硬件程序编写第34-44页
        4.3.5 串口数据观察第44页
    4.4 数据采集及原理第44-45页
        4.4.1 数据采集流程第44-45页
        4.4.2 关键技术第45页
    4.5 软件设计编程及界面设计第45-55页
        4.5.1 温度实时测量部分界面设计第45-46页
        4.5.2 电阻实时测量部分界面设计第46页
        4.5.3 温度系数直线拟合部分界面设计第46页
        4.5.4 MATLAB程序流程第46-47页
        4.5.5 MATLAB程序编写第47-54页
        4.5.6 结果显示第54-5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5.1 总结第55-56页
        5.1.1 主要工作总结第55页
        5.1.2 系统试用总结第55-56页
    5.2 展望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硕士学位学习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droid的医院预约挂号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杂合重组包裹丝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