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1.2.1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降雨径流和侵蚀产沙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2 流域土壤侵蚀与降雨径流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3 流域土壤侵蚀与径流输沙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4 坡面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9-21页 |
2.1.1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 第19页 |
2.1.2 研究区流域概况 | 第19-20页 |
2.1.3 土壤和植被条件 | 第20页 |
2.1.4 研究区典型坡面径流小区概况 | 第20-21页 |
2.2 研究内容与数据来源 | 第21-22页 |
2.2.1 集水区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降雨径流影响研究 | 第21-22页 |
2.2.2 坡面径流小区尺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降雨径流产沙规律研究 | 第22页 |
2.2.3 小流域尺度-上舍小流域降雨径流产沙规律研究 | 第22页 |
2.2.4 中流域尺度-岳西河流域降雨径流产沙规律研究 | 第22页 |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小区尺度降雨径流与侵蚀产沙规律 | 第24-30页 |
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小区降雨径流特性分析 | 第24-26页 |
3.1.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径流小区汛期径流深年际分布规律 | 第24-25页 |
3.1.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径流小区汛期径流系数年际分布规律 | 第25-26页 |
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径流小区侵蚀产沙特性分析 | 第26-28页 |
3.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侵蚀产沙特性分析 | 第26-27页 |
3.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侵蚀产沙对降雨、径流的响应分析 | 第27-28页 |
3.3 章节小结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集水区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降雨径流的影响 | 第30-41页 |
4.1 次降雨尺度径流过程特征分析 | 第30-34页 |
4.1.1 降雨类型划分 | 第30页 |
4.1.2 小雨条件下降雨径流特征 | 第30-31页 |
4.1.3 中雨条件下降雨径流特征 | 第31-32页 |
4.1.4 大雨条件下降雨径流特征 | 第32-34页 |
4.1.5 相关性分析 | 第34页 |
4.2 两个集水区降雨径流月特征统计 | 第34-37页 |
4.2.1 月特征统计 | 第34-36页 |
4.2.2 月径流深对降雨的响应 | 第36-37页 |
4.3 两个集水区降雨径流年特征统计 | 第37-40页 |
4.3.1 径流年际变化及其对降雨的响应分析 | 第37-38页 |
4.3.2 坡耕地-桑园集水区与马尾松林集水区月径流深年际变化 | 第38-39页 |
4.3.3 叶面积指数与降雨径流关系 | 第39-40页 |
4.4 章节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上舍小流域降雨径流输沙规律研究 | 第41-48页 |
5.1 上舍小流域降雨特征分析 | 第41-42页 |
5.1.1 降雨量年际分布规律 | 第41页 |
5.1.2 降雨量年内分布规律 | 第41-42页 |
5.2 上舍小流域径流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 | 第42-45页 |
5.2.1 径流年际分布规律 | 第42-43页 |
5.2.2 年径流量对年降雨量的响应 | 第43页 |
5.2.3 径流年内分布规律 | 第43-44页 |
5.2.4 汛期径流对降雨的响应 | 第44-45页 |
5.3 上舍小流域输沙特征及其对降雨、径流的响应 | 第45-47页 |
5.3.1 上舍小流域年际输沙特征 | 第45页 |
5.3.2 上舍小流域年内输沙特征 | 第45-46页 |
5.3.3 上舍小流域年输沙对年降雨、年径流的响应 | 第46-47页 |
5.4 章节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岳西河流域降雨径流输沙规律研究 | 第48-60页 |
6.1 岳西河流域降雨特征分析 | 第48-51页 |
6.1.1 岳西河流域降雨量年际分布规律 | 第48页 |
6.1.2 岳西河流域降雨量年内分布规律 | 第48-49页 |
6.1.3 降雨强度分级规律 | 第49-51页 |
6.2 岳西河流域径流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分析 | 第51-56页 |
6.2.1 径流年际分布规律 | 第51-52页 |
6.2.2 年径流对年降雨的响应 | 第52-53页 |
6.2.3 径流年内分布规律 | 第53-54页 |
6.2.4 年内径流分布及其对降雨的响应分析 | 第54-55页 |
6.2.5 流域次径流洪峰特征 | 第55-56页 |
6.3 岳西河流域输沙特征及其对径流和降雨的响应分析 | 第56-58页 |
6.3.1 岳西河流域输沙年际特征 | 第56页 |
6.3.2 岳西河流域年际输沙对降雨径流的响应分析 | 第56-57页 |
6.3.3 岳西河流域年内输沙特征 | 第57-58页 |
6.3.4 岳西河流域年内输沙对降雨和径流的响应分析 | 第58页 |
6.4 章节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3页 |
7.1 结论 | 第60-61页 |
7.2 创新点 | 第61页 |
7.3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