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自动调整论文

三相四线制配电网负载不平衡补偿装置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5页
        1.1.1 三相不平衡现象的产生及危害第10-13页
        1.1.2 不平衡治理技术的发展历史第13-15页
        1.1.3 三相四线制配电网负载不平衡补偿装置的研究意义第15页
    1.2 课题所涉关键技术与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1 三相不平衡电流检测技术第16页
        1.2.2 三相四线制不平衡补偿装置拓扑结构第16页
        1.2.3 三相四线制不平衡补偿系统控制策略第16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16-18页
第二章 三相四桥臂四支路LCL型补偿装置拓扑分析及数学建模第18-32页
    2.1 本章概述第18页
    2.2 常见补偿装置拓扑的比较第18-20页
    2.3 四支路LCL并网接口建模与分析第20-22页
    2.4 基于零序/非零序等效电路的解耦分析第22-24页
    2.5 LCL滤波电路的参数设计第24-30页
        2.5.1 LCL滤波电路的电流传输特性及设计指标第24-26页
        2.5.2 参数设计步骤第26-28页
        2.5.3 参数设计的仿真验证第28-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基于LPF+FIR两级滤波的不平衡分量检测方法第32-44页
    3.1 本章概述第32页
    3.2 不平衡分量的概念第32-37页
    3.3 传统的负载不平衡电流检测方法第37-41页
        3.3.1 传统电流检测方法概述第37-38页
        3.3.2 基于同步坐标旋转变换的dq0法检测原理第38-41页
    3.4 基于两级滤波的双dq0变换正负零序基波电流检测方法第41-43页
        3.4.1 基于三相锁相环的双dq0变换正负序相位提取第41-42页
        3.4.2 基于LPF+FIR两级滤波的直流分量提取第42页
        3.4.3 改进的不平衡电流检测方法的仿真结果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三相四桥臂LCL型不平衡电流补偿策略第44-76页
    4.1 本章概述第44页
    4.2 三种坐标系下数学模型的比较和选择第44-52页
        4.2.1 自然坐标系下的主电路系统数学建模第44-48页
        4.2.2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主电路系统数学建模第48-49页
        4.2.3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的主电路系统数学建模第49-52页
        4.2.4 不同数学模型对比及最佳模型选择第52页
    4.3 3D-SVPWM调制算法第52-64页
        4.3.1 三维空间矢量调制原理第52-56页
        4.3.2 3D-SVPWM计算步骤第56-64页
    4.4 电流控制器设计第64-73页
        4.4.1 比例谐振控制原理第64-66页
        4.4.2 准比例谐振控制环节分析第66-68页
        4.4.3 准比例谐振电流控制器设计第68-71页
        4.4.4 改进的比例准谐振控制方法第71-73页
    4.5 三相四桥臂LCL型不平衡电流补偿装置的仿真分析第73-74页
    4.6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样机设计和实验第76-82页
    5.1 本章概述第76页
    5.2 样机主电路及控制电路设计第76-80页
        5.2.1 主电路系统结构图第76-78页
        5.2.2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第78-80页
    5.3 样机补偿实验第80-81页
        5.3.1 实验现场条件第80页
        5.3.2 负载不平衡电流补偿实验第80-81页
    5.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82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裂缝体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下一篇:城市大型隧道沥青路面热分解全过程阻燃抑烟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