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警察职业倦怠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3.1 职业倦怠内涵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2 职业倦怠发展阶段的研究 | 第12页 |
1.3.3 职业倦怠成因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4 职业倦怠结构维度研究 | 第13-14页 |
1.3.5 国内关于警察职业倦怠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6 国外关于警察职业倦怠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7 研究总体评价 | 第16-17页 |
1.4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7页 |
2.1 警察职业倦怠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1 职业倦怠 | 第18页 |
2.1.2 警察职业倦怠 | 第18-19页 |
2.2 职业倦怠的特征 | 第19-23页 |
2.2.1 思想特征 | 第19页 |
2.2.2 生理特征 | 第19-20页 |
2.2.3 心理特征 | 第20-22页 |
2.2.4 行为特征 | 第22-23页 |
2.3 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23-25页 |
2.3.1 心理健康影响 | 第23页 |
2.3.2 身体健康影响 | 第23页 |
2.3.3 工作效率影响 | 第23-24页 |
2.3.4 人际交往影响 | 第24页 |
2.3.5 家庭和谐影响 | 第24-25页 |
2.4 职业倦怠影响维度分析 | 第25-26页 |
2.4.1 社会支持因素维度 | 第25页 |
2.4.2 工作因素维度 | 第25-26页 |
2.4.3 组织因素维度 | 第26页 |
2.4.4 个人心理品质因素维度 | 第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哈尔滨警察职业倦怠现状 | 第27-37页 |
3.1 哈尔滨警察职业倦怠问卷说明 | 第27页 |
3.2 哈尔滨警察职业倦怠表现 | 第27-36页 |
3.2.1 思想上对工作现状不满 | 第27-29页 |
3.2.2 心理上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状态 | 第29-31页 |
3.2.3 慢性疾病多发 | 第31-32页 |
3.2.4 工作热情不温不火 | 第32-33页 |
3.2.5 警民关系趋向紧张 | 第33-35页 |
3.2.6 家庭矛盾频发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哈尔滨市警察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 第37-49页 |
4.1 社会支持系统力量薄弱 | 第37-40页 |
4.1.1 社会心理压力巨大 | 第37-38页 |
4.1.2 职业心理援助缺失 | 第38-39页 |
4.1.3 家庭心理支持不够 | 第39页 |
4.1.4 人际心理支持空泛 | 第39-40页 |
4.2 工作因素维度 | 第40-42页 |
4.2.1 职业特定危险性质 | 第40页 |
4.2.2 工作负荷超载 | 第40-41页 |
4.2.3 警民关系复杂 | 第41-42页 |
4.3 组织因素维度 | 第42-44页 |
4.3.1 职业生涯规划滞后 | 第42页 |
4.3.2 职业发展通道不畅 | 第42页 |
4.3.3 职业激励机制落后 | 第42-44页 |
4.4 个人因素 | 第44-48页 |
4.4.1 偏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第44页 |
4.4.2 职业归属感缺失 | 第44-47页 |
4.4.3 贫病问题突出 | 第47页 |
4.4.4 家庭矛盾突出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哈尔滨市警察职业倦怠干预对策 | 第49-56页 |
5.1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 第49-51页 |
5.1.1 加强警察职业认知的社会宣传 | 第49页 |
5.1.2 建立警察职业心理援助机制 | 第49-50页 |
5.1.3 提供警察家属的特定心理辅导 | 第50页 |
5.1.4 设立警察活动俱乐部 | 第50-51页 |
5.2 解决好警察职业特点带来的特定问题 | 第51-52页 |
5.2.1 建立健全警察职业相应机制 | 第51页 |
5.2.2 科学评估制定警察岗位工作量 | 第51页 |
5.2.3 调动多方面力量协调警民关系 | 第51-52页 |
5.3 提高警察系统组织管理水平 | 第52-54页 |
5.3.1 为警察提供系统职业生涯规划 | 第52页 |
5.3.2 为警察提供良好职业发展前景 | 第52-53页 |
5.3.3 为警察提供完善职业保障激励机制 | 第53页 |
5.3.4 为警察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 | 第53-54页 |
5.4 调动警察个人积极因素 | 第54-55页 |
5.4.1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第54页 |
5.4.2 解决警察家庭实际困难 | 第54-55页 |
5.4.3 激发警察从警成就动机 | 第55页 |
5.4.4 为警察家庭提供特定的心理咨询服务 | 第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件 | 第61-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