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问题提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8-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2.1 名人广告研究概况 | 第11-17页 |
2.1.1 广告代言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2.1.2 名人广告理论模型及相关研究 | 第12-17页 |
2.1.2.1 来源模式理论(Source Model Theory) | 第12-13页 |
2.1.2.2 联想学习理论(Associative Learning Theory) | 第13-17页 |
2.2 产品卷入的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2.2.1 产品卷入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2.2.2 产品卷入理论模型和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3 说服证据的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2.3.1 说服证据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3.2 说服证据理论模型和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2.4 现有研究不足 | 第21-23页 |
2.4.1 研究变量需要拓展 | 第21页 |
2.4.2 研究方法需要多元 | 第21-22页 |
2.4.3 研究效度需要提高 | 第22-23页 |
第3章 研究框架 | 第23-27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3.2 实验框架 | 第23-25页 |
3.2.1 实验整体思路 | 第23-24页 |
3.2.2 实验具体设计 | 第24页 |
3.2.3 实验变量操作 | 第24-2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3.3.1 眼动技术 | 第25-26页 |
3.3.2 信息加工分离程序 | 第26页 |
3.3.3 主观态度问卷测量 | 第26-27页 |
第4章 实验研究 | 第27-46页 |
4.1 预备实验 | 第27-32页 |
4.1.1 预备实验A确定产品类型 | 第27-28页 |
4.1.2 预备实验B确定品牌名称 | 第28-29页 |
4.1.3 预备实验C确定广告词 | 第29-31页 |
4.1.4 预备实验D确定代言名人 | 第31-32页 |
4.2 正式实验 | 第32-46页 |
4.2.1 实验目的 | 第32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4.2.2.1 实验设计 | 第32页 |
4.2.2.2 实验被试 | 第32页 |
4.2.2.3 实验设备 | 第32-33页 |
4.2.2.4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4.2.2.5 实验程序 | 第34-35页 |
4.2.2.6 实验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35页 |
4.2.3 实验结果 | 第35-46页 |
4.2.3.1 眼动实验测量结果 | 第35-37页 |
4.2.3.2 品牌记忆测量结果 | 第37-41页 |
4.2.3.3 主观问卷测量结果 | 第41-44页 |
4.2.3.4 操作变量后测结果 | 第44-46页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第46-55页 |
5.1 对数据结果的讨论 | 第46-53页 |
5.1.1 眼动部分结果的讨论 | 第46-48页 |
5.1.2 品牌记忆结果的讨论 | 第48-50页 |
5.1.3 主观问卷结果的讨论 | 第50-53页 |
5.2 对研究假设的讨论 | 第53-55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第7章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56-58页 |
7.1 研究不足 | 第56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附录A | 第58-61页 |
1、广告文案说服力高低评价问卷示例 | 第58-59页 |
2、品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问卷示例 | 第59-60页 |
3、广告主观态度问卷示例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