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9-21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1.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 第14-16页 |
2. 行政自由裁量权程序规制的概念 | 第16页 |
(四)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1. 行政责任原则 | 第16-17页 |
2. 程序正义原则 | 第17页 |
3. 霍布斯的国家理论 | 第17-18页 |
4. 政府权力规制理论 | 第18-19页 |
(五) 研究的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以及难点 | 第19-21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2. 创新点和难点 | 第19-21页 |
二、行政自由裁量权程序规制及其合理性探析 | 第21-36页 |
(一) 行政自由裁量权程序规制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1. 集体决策程序 | 第21-22页 |
2. 公众参与程序 | 第22页 |
3. 公开透明程序 | 第22-23页 |
4. 说明理由程序 | 第23-24页 |
5. 科学论证程序 | 第24页 |
(二) 合理的程序规制的原则 | 第24-30页 |
1. 透明性 | 第26-27页 |
2. 非强制性 | 第27页 |
3. 稳定性 | 第27-28页 |
4. 可接受性 | 第28-29页 |
5. 可辩驳性 | 第29页 |
6. 中立性 | 第29-30页 |
7. 合法性 | 第30页 |
(三) 合理的程序规制的构成要素 | 第30-33页 |
1. 合理的程序主体 | 第30-31页 |
2. 合理的程序设计 | 第31页 |
3. 合理的程序运行 | 第31-32页 |
4. 合理的程序时序 | 第32页 |
5. 合理的程序结果 | 第32-33页 |
(四) 行政自由裁量权合理程序规制的意义 | 第33-36页 |
1. 有利于提升自由裁量行为的社会接受程度 | 第33-34页 |
2. 有利于促进行政过程的法治化 | 第34-35页 |
3. 有利于实现行政自由裁量过程中公正与效率的统一 | 第35-36页 |
三、行政自由裁量程序规制中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 第36-44页 |
(一) 行政自由裁量程序规制中合理性存在的问题 | 第36-41页 |
1. 程序规制中信息公开程度不足 | 第36-37页 |
2. 程序规制中公众参与权利化不足 | 第37-38页 |
3. 程序中非强制执行存在偏差 | 第38页 |
4. 程序稳定性不足 | 第38-39页 |
5. 集体决策程序出现偏差 | 第39-40页 |
6. 科学论证程序成为摆设 | 第40页 |
7. 违反程序救济不足 | 第40-41页 |
(二) 行政自由裁量程序规制中合理性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第41-44页 |
1. 传统行政文化导致程序规制意识淡薄 | 第41-42页 |
2. 行政程序规制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第42-43页 |
3. 行政程序规制相关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 第43-44页 |
四、实现行政自由裁量权程序规制合理性的路径探析 | 第44-56页 |
(一) 完善程序规制信息公开性 | 第44-45页 |
(二) 完善程序规制公众参与性 | 第45-47页 |
(三) 完善程序规制非强制性 | 第47-49页 |
(四) 完善程序规制稳定性 | 第49-51页 |
(五) 完善自由裁量集体决策程序 | 第51-53页 |
(六) 完善自由裁量科学论证程序 | 第53-54页 |
(七) 完善违反程序的行政救济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