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0-19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 相关研究分析 | 第12-16页 |
2. 相关述评 | 第16-17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第19-25页 |
(一) 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 第19-21页 |
1. 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 | 第19-20页 |
2. 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 | 第20-21页 |
3. 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 | 第21页 |
(二) 相关理论阐释 | 第21-25页 |
1. 公共治理理论 | 第21-23页 |
2. 成本收益理论 | 第23-25页 |
三、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及危害 | 第25-33页 |
(一) 电信、网络发展的现状 | 第25-27页 |
(二) 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 | 第27-29页 |
(三) 电信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例 | 第29-31页 |
1. 事件概况 | 第29-30页 |
2. 案例分析 | 第30-31页 |
(四) 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 | 第31-33页 |
四、电信网络诈骗高发频发的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一) 多部门公共治理模式尚未建立 | 第33-34页 |
(二) 各部门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不足 | 第34-35页 |
(三) 公安部门治理的成本收益不均衡 | 第35-37页 |
(四) 电信网络诈骗的成本小收益大 | 第37-39页 |
五、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优化建议 | 第39-49页 |
(一) 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制 | 第39-41页 |
1. 构建多元化治理模式 | 第39-40页 |
2. 明确多元主体的权责范围 | 第40-41页 |
3. 完善信息共享系统 | 第41页 |
(二) 提升各主体反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能力 | 第41-45页 |
1. 加强银行部门安全管控 | 第42-43页 |
2. 做好电信部门预防措施 | 第43页 |
3. 加强公安部门打击力度 | 第43-44页 |
4. 加强互联网企业技术支持 | 第44页 |
5. 提升媒体的宣传能力 | 第44-45页 |
6. 提升民众防骗意识和能力 | 第45页 |
(三) 从成本收益角度完善全过程治理机制 | 第45-49页 |
1. 构建防患制度 | 第46页 |
2. 完善追查机制 | 第46-47页 |
3. 加强惩处力度 | 第47-49页 |
六、本项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一) 本项研究的总结 | 第49页 |
(二) 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9页 |
(三) 本项研究的未来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