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

受载煤体振动破坏特征及致灾机理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2页
1 引言第16-36页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6-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31页
        1.2.1 煤岩破坏失稳的静态力学研究现状第18-22页
        1.2.2 煤岩破坏失稳的动态力学研究现状第22-27页
        1.2.3 煤岩破坏失稳的动静组合加载研究现状第27-28页
        1.2.4 煤岩破坏失稳与煤岩动力灾害研究现状第28-31页
    1.3 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31-32页
        1.3.1 存在的不足第31-32页
        1.3.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32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32-36页
        1.4.1 研究目标第32-33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33页
        1.4.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33-36页
2 受载煤岩破坏与结构失稳致灾机理分析第36-54页
    2.1 煤体原始应力场与采动应力场时空耦合演化规律第36-44页
        2.1.1 静载作用下的煤体应力场耦合演化规律第36-40页
        2.1.2 动静组合加载作用下的煤体应力场耦合演化规律第40-44页
    2.2 煤体静载破坏的应力场与位移场参数第44-48页
        2.2.1 煤体静载微观破裂类型第44-46页
        2.2.2 煤体静载宏观破裂与破坏失稳第46-48页
    2.3 煤体动载破坏的应力场与位移场参数第48-52页
        2.3.1 典型煤体动载微观破坏的解析解第48-50页
        2.3.2 煤体振动作用下的裂纹演化与损伤破坏第50-52页
    2.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3 煤体静载破坏试验研究第54-80页
    3.1 煤样坚固性系数测定试验第54-56页
    3.2 型煤试样制备与超声波波速特征测定试验第56-70页
        3.2.1 完整型煤试样制备第56-60页
        3.2.2 节理型煤试样制备第60-62页
        3.2.3 超声波波速特征测定试验第62-70页
    3.3 煤体静载破坏过程中的微震和电磁辐射信号特征第70-78页
        3.3.1 试验过程介绍第70-71页
        3.3.2 信号去噪与分析第71-75页
        3.3.3 煤体静载破坏过程中的微震信号特征及弹塑性临界状态判定第75-78页
    3.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4 受载煤体振动破坏实验研究第80-118页
    4.1 自振频率测定试验第80-91页
        4.1.1 自振频率测试系统第81-85页
        4.1.2 自振频率分析过程与测试结果第85-91页
    4.2 受载煤体振动破坏过程中的声电信号特征第91-104页
        4.2.1 试验系统和试验过程简介第92-97页
        4.2.2 信号去噪与分析第97-101页
        4.2.3 声电信号的能量统计第101-104页
    4.3 受载煤体振动破坏过程中裂隙分布的定量化描述第104-115页
        4.3.1 图形处理算法简介第104-107页
        4.3.2 处理软件简介第107-108页
        4.3.3 典型裂隙演化图像处理过程第108-113页
        4.3.4 裂隙分布的定量化描述第113-115页
    4. 本章小结第115-118页
5 受载煤体振动条件下的动力学响应参数模拟研究第118-138页
    5.1 FLAC 3D软件简介第118-121页
        5.1.1 有限差分法第118-120页
        5.1.2 混合离散法第120-121页
    5.2 FLAC 3D动力学分析第121-123页
        5.2.1 瑞利阻尼第121-122页
        5.2.2 局部阻尼第122页
        5.2.3 滞后阻尼第122-123页
    5.3 煤体动力扰动模拟结果分析第123-131页
        5.3.1 煤体静载模拟第123页
        5.3.2 受载煤体振动试验模拟第123-131页
    5.4 受载煤体振动模拟结果的验证与讨论第131-135页
        5.4.1 受载煤体振动模拟结果的验证第131-134页
        5.4.2 受载煤体振动破坏机理的初步探讨第134-135页
    5.5 本章小结第135-138页
6 基于声电信号的受载煤岩体破坏特征现场测试第138-164页
    6.1 现场试验区域及监测系统简介第139-143页
        6.1.1 试验区域简介第139-140页
        6.1.2 监测系统简介第140-143页
        6.1.3 监测系统布置第143页
    6.2 现场测试信号及去噪分析第143-151页
        6.2.1 不同作业工序的声电信号第143-146页
        6.2.2 声电信号去噪处理第146-151页
    6.3 现场煤岩损伤破坏声电测试信号同步性分析第151-156页
        6.3.1 爆破作业声电信号同步性分析第152-155页
        6.3.2 打钻作业声电信号同步性分析第155-156页
        6.3.3 割煤作业声电信号同步性分析第156页
    6.4 基于声电信号特征预测煤岩损伤破坏及失稳致灾机理探讨第156-161页
        6.4.1 爆破作业声电信号的能量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第157-159页
        6.4.2 煤岩损伤破坏声电信号的同源性第159-161页
    6.5 本章小结第161-16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64-168页
    7.1 结论第164-166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66页
    7.3 研究展望第166-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86页
致谢第186-188页
作者简介第188-189页

论文共1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大鼠和仔猪机体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下一篇:固相载锌凹凸棒石黏土对肉鸡锌生物利用率及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