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排水论文

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边坡的固坡模式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土工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农田排水沟边坡坍塌原因分析第10-11页
    1.4 农田排水沟边坡现有砌护方式研究第11-14页
        1.4.1 干砌石护坡第11-12页
        1.4.2 浆砌石护坡第12页
        1.4.3 格宾砌护第12-13页
        1.4.4 草土木桩砌护第13-14页
    1.5 研究内容第14页
    1.6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15页
    1.7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土工袋固坡原理及可行性研究第16-22页
    2.1 土工袋加固机理第16-19页
        2.1.1 单个土工袋加固机理第16-17页
        2.1.2 多个土工袋加固机理第17-19页
    2.2 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边坡的可行性分析第19-20页
    2.3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三章 排水沟边坡土的直剪及与土工织物摩擦试验研究第22-29页
    3.1 土壤直剪试验第22-25页
        3.1.1 试验土壤的物理性质第22页
        3.1.2 试验设计及内容第22-23页
        3.1.3 试验结果分析第23-25页
    3.2 土工织物与土直剪摩擦实验第25-27页
        3.2.1 土工织物基本参数第25页
        3.2.2 试验设计及内容第25-26页
        3.2.3 试验结果分析第26-27页
    3.3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四章 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边坡试验段的设计及实施第29-40页
    4.1 试验段自然概况第29-31页
        4.1.1 试验段地理环境第29页
        4.1.2 试验段气候条件第29页
        4.1.3 试验区地形、地貌及土壤第29-30页
        4.1.4 试验段沟道断面型式及尺寸第30-31页
    4.2 土工袋铺砌结构型式第31-32页
    4.3 土工袋的制备第32-36页
        4.3.1 土工袋袋材的选择及其耐久性第32-34页
        4.3.2 土工袋袋内填料的选择第34-35页
        4.3.3 土工袋袋体尺寸的选择第35-36页
    4.4 砌护段施工第36-38页
        4.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第36页
        4.4.2 施工工艺流程第36-38页
        4.4.3 土工袋的铺设与连接要求第38页
    4.5 试验段成本造价分析第38-39页
    4.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农田排水沟边坡不同砌护方式原型监测试验研究第40-60页
    5.1 概述第40页
    5.2 原型监测试验方案第40-47页
        5.2.1 试验监测内容及方法第40-44页
        5.2.2 仪器布置第44-45页
        5.2.3 仪器初始参数第45-47页
    5.3 试验监测及结果分析第47-58页
        5.3.1 沟道水位变化情况第47-48页
        5.3.2 边坡不同位置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第48-52页
        5.3.3 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第52-53页
        5.3.4 砌护面不同位置坡体压力变化规律第53-57页
        5.3.5 边坡不同位置位移变化情况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六章 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第60-71页
    6.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第60页
    6.2 土工袋护坡体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分析第60-62页
    6.3 土工袋压坡效果分析第62-65页
        6.3.1 考虑边坡土体抗剪强度及土工袋压坡的简化Bishop法第62-64页
        6.3.2 土工袋的压坡效果计算分析第64-65页
    6.4 农田排水沟边坡不同砌护模式下的稳定性分析第65-70页
        6.4.1 无砌护工况下农田排水沟边坡稳定性分析第65-67页
        6.4.2 土工袋支挡基础的土工袋护坡模式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第67-69页
        6.4.3 木桩支挡的土工袋护坡模式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第69-70页
    6.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71-72页
    7.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个人简介第77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77页
参与课题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成电路新型ESD防护器件研究
下一篇:谐振式光纤陀螺偏振噪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