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个人征信与信息主体权利保护基本理论 | 第11-19页 |
(一) 个人征信基本理论 | 第11-14页 |
1. 个人征信的概念 | 第11页 |
2. 个人征信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3. 大数据时代个人征信的特点 | 第14页 |
(二) 个人信用信息与信息主体权利保护解析 | 第14-17页 |
1. 个人信用信息的含义 | 第14-15页 |
2. 信息主体的含义及在征信中的地位 | 第15页 |
3. 信息主体权利的特性 | 第15-16页 |
4. 信息主体权利的内容 | 第16-17页 |
(三) 个人征信与信息主体权利保护的冲突 | 第17-19页 |
1. 现实的冲突 | 第17-18页 |
2. 价值理念的冲突 | 第18-19页 |
二、我国个人征信与信息主体权利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一) 我国个人征信业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1. 我国个人征信业立法现状 | 第19-21页 |
2. 我国个人征信业监管现状 | 第21-22页 |
(二) 我国个人征信领域平衡两者冲突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2-25页 |
1. 法律层面 | 第22-24页 |
2. 监管层面 | 第24-25页 |
三、国外个人征信与信息主体权利保护的立法经验和启示 | 第25-31页 |
(一) 美国:市场化个人征信模式 | 第25-26页 |
(二) 欧盟:政府主导型征信模式 | 第26-27页 |
(三) 日本:行业协会征信模式 | 第27-29页 |
(四) 国外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1页 |
四、我国个人征信与信息主体权利保护的制度构建 | 第31-39页 |
(一) 以利益平衡为原则指导我国征信立法 | 第31-32页 |
(二) 加强征信宣传,提高人们的信用意识 | 第32-33页 |
(三) 加强政府行政监管 | 第33页 |
(四) 构建行业自律机制 | 第33-34页 |
(五) 健全有关征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 第34-39页 |
1. 将信用权设立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 | 第34-35页 |
2. 制定《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第35-37页 |
3. 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