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缘由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支架式教学理论研究概述 | 第13-17页 |
2.1 支架式教学概况 | 第13-15页 |
2.1.1 支架 | 第13-14页 |
2.1.2 支架式教学 | 第14-15页 |
2.2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6-17页 |
3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17-23页 |
3.1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3.1.1 高中化学学科特点 | 第17页 |
3.1.2 学生方面 | 第17-19页 |
3.1.3 教师方面 | 第19-20页 |
3.2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 第20-23页 |
3.2.1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 第21页 |
3.2.2 学生方面 | 第21-22页 |
3.2.3 教师方面 | 第22-23页 |
4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 第23-50页 |
4.1 实践研究一 不同课型的支架式教学实践研究 | 第23-44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23页 |
4.1.2 实验被试 | 第23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23页 |
4.1.4 实验过程 | 第23-43页 |
4.1.5 不同课型的支架式教学实践结论 | 第43-44页 |
4.2 实践研究二 为期一学期的支架式教学实践研究 | 第44-50页 |
4.2.1 实验目的 | 第44页 |
4.2.2 实验被试 | 第44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4.2.4 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 第44-48页 |
4.2.5 实验结论 | 第48-5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5.1 实践研究结论 | 第50页 |
5.2 反思与不足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60页 |
附录一 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 | 第53-55页 |
附录二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55-56页 |
附录三 《物质的量》当堂测评 | 第56-57页 |
附录四 《钠的重要化合物》(第1课时)当堂测评 | 第57-58页 |
附录五 《铁盐和亚铁盐》当堂测评 | 第58-59页 |
附录六 关于学生对支架式教学的态度和效果的调查问卷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