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与东盟七国制造业合作方向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2-20页
        1.2.1 全球价值链的定义及其演变第12-14页
        1.2.2 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路径第14-16页
        1.2.3 制造业的定义及分类第16-17页
        1.2.4 产业合作的定义及理论基础第17-20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20-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页
        1.3.3 本文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2-28页
    2.1 关于中国制造业开展跨境产业合作的研究第22-23页
        2.1.1 合作概况第22-23页
        2.1.2 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第23页
    2.2 关于中国与东盟制造业合作的研究第23-25页
        2.2.1 合作概况第23-24页
        2.2.2 制造业合作的影响因素第24-25页
    2.3 关于中国、东盟制造业在GVC中地位的研究第25-27页
        2.3.1 测度方法第25页
        2.3.2 中国与东盟GVC地位测度第25-26页
        2.3.3 影响因素第26-27页
    2.4 简要评述第27-28页
第三章 中国、东盟制造业概况及合作现状第28-42页
    3.1 中国制造业发展概况第28-31页
        3.1.1 制造业总体规模第28页
        3.1.2 制造业结构第28-30页
        3.1.3 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第30-31页
    3.2 东盟各国制造业发展概况第31-38页
        3.2.1 制造业总体规模第31-33页
        3.2.2 制造业结构第33-37页
        3.2.3 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第37-38页
    3.3 中国与东盟制造业合作现状第38-42页
        3.3.1 与第一层次国家的合作现状第38-39页
        3.3.2 与第二层次国家的合作现状第39-40页
        3.3.3 与第三层次国家的合作现状第40-42页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经济梯度、制造业GVC地位实证分析第42-66页
    4.1 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梯度差异的实证分析第42-55页
        4.1.1 经济差异的判断指标第42-43页
        4.1.2 经济差异的判断模型第43-46页
        4.1.3 实证结果第46-55页
    4.2 中国与东盟各国制造业差异的实证分析第55-66页
        4.2.1 测算方法与指标第55-57页
        4.2.2 测算结果第57-66页
第五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合作方向选择的原因及思路第66-73页
    5.1 经济差异对制造业在GVC中位置的影响第66-68页
        5.1.1 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第66页
        5.1.2 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第66-67页
        5.1.3 资源环境状况的影响第67页
        5.1.4 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第67-68页
    5.2 在GVC中不同位置对制造业合作的影响第68-69页
    5.3 中国与东盟各国制造业合作的方向选择第69-73页
        5.3.1 与第一梯度国家制造业合作方向第70页
        5.3.2 与第二梯度国家制造业合作方向第70-72页
        5.3.3 与第三梯度国家制造业合作方向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下室约束方式对非周边约束大底盘对称双塔结构小震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锚贴钢板加固锈蚀RC梁的试验研究及抗弯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