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贵州省中期用电需求组合预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负荷预测的基本内容第14-22页
    2.1 电力负荷分类第14-15页
        2.1.1 行业用电第14-15页
        2.1.2 居民用电第15页
    2.2 影响负荷因素分析第15-17页
        2.2.1 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第15页
        2.2.2 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第15-16页
        2.2.3 电价第16页
        2.2.4 节假日第16-17页
        2.2.5 电力供应措施第17页
        2.2.6 需求侧管理第17页
        2.2.7 地理气候条件第17页
    2.3 电力负荷预测的内容第17-18页
    2.4 电力负荷预测的步骤第18-19页
    2.5 电力负荷预测应遵循的原则第19-21页
    2.6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电力系统规划概述第22-25页
    3.1 电力系统规划第22-23页
        3.1.1 电源规划内容第22-23页
        3.1.2 电源规划原则第23页
    3.2 电网规划第23-24页
        3.2.1 电网规化内容第23-24页
        3.2.2 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第24页
    3.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4章 单一预测模型的建立第25-42页
    4.1 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简介第25-39页
        4.1.1 负荷密度法第25-26页
        4.1.2 电力弹性系数法第26-27页
        4.1.3 比例系数增长法第27页
        4.1.4 时序外推预测法第27-30页
        4.1.5 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第30-31页
        4.1.6 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第31-36页
        4.1.7 灰色预测模型第36-38页
        4.1.8 灰色改进模型第38-39页
    4.2 中期电力负荷预测误差分析第39-41页
        4.2.1 误差原因第39页
        4.2.2 误差分析方法第39-41页
    4.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中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第42-49页
    5.1 组合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第42页
    5.2 组合预测模型概述第42-48页
        5.2.1 等权平均组合预测第43-44页
        5.2.2 方差-协方差组合预测法第44-45页
        5.2.3 基于偏离度的组合预测第45-46页
        5.2.4 递归等权组合预测第46-47页
        5.2.5 优选组合预测模型计算原理与方法第47-48页
    5.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6章 贵州省中期电力负荷预测实证分析第49-70页
    6.1 贵州省电力产业现状第49-51页
    6.2 贵州省电产业存在的问题第51-52页
        6.2.1 电力系统备用容量不足第51页
        6.2.2 电网建设项目进度滞后于负荷发展速度第51-52页
    6.3 贵州地区电力负荷特性分析第52-53页
    6.4 贵州地区中期用电需求预测分析第53-60页
        6.4.1 单一预测模型之移动平均法第53-54页
        6.4.2 单一预测模型之指数平滑法第54-55页
        6.4.3 单一模型预测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第55-56页
        6.4.4 单模型预测之PLS预测第56-58页
        6.4.5 单模型预测之GM(1,1)预测分析第58-60页
    6.5 优选组合预测计算结果第60-62页
    6.6 贵州省2015-2020年用电量预测第62-68页
    6.7 贵州省电网发展规划建议第68-69页
    6.8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第75-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指纹识别算法的研究及其实现
下一篇:狙击手声学定位系统试验样机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