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羟基化甾体的生物合成

英文缩略词表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4页
        1.1.1 甾体化合物第10页
        1.1.2 羟基化反应第10-12页
        1.1.3 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第12-13页
        1.1.4 虎眼万年青第13-14页
    1.2 羟基化甾体的生物合成及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24页
    2.1 实验材料第15-20页
        2.1.1 菌株及质粒第15页
        2.1.2 植物材料第15页
        2.1.3 试剂和耗材第15-16页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16-17页
        2.1.5 常见溶液配方第17-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4页
        2.2.1 感受态制备方法(CaCl_2法)第20页
        2.2.2 克隆载体连接第20页
        2.2.3 大肠杆菌的转化第20-21页
        2.2.4 重组子的筛选第21页
        2.2.5 重组蛋白的诱导第21-22页
        2.2.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第22页
        2.2.7 蛋白染色-银染法第22页
        2.2.8 蛋白纯化及透析第22-23页
        2.2.9 酿酒酵母感受态的制备及LiAc转化方法第23-24页
第三章 三种BM3突变体甾体底物特异性的研究第24-43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实验方法第24-28页
        3.2.1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4-25页
        3.2.2 定点突变第25-26页
        3.2.3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26页
        3.2.4 BM3突变体M01A82W、M01A82WS721和M11A82W催化甾体羟基化第26-28页
    3.3 实验结果第28-42页
        3.3.1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8-29页
        3.3.2 重组蛋白的表达第29-30页
        3.3.3 BM3突变体M01A82W、M01A82WS72I和M11A82W催化甾体羟基化第30-42页
    3.4 本章总结与讨论第42-43页
第四章 BM3突变体139-3催化甾体羟基化第43-51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实验方法第43-46页
        4.2.1 BM3突变体139-3重组质粒的构建第43-44页
        4.2.2 BM3突变体139-3的异源表达第44页
        4.2.3 BM3突变体139-3催化甾体羟基化第44页
        4.2.4 BM3突变体139-3催化雄烯二酮羟基化的最适反应条件第44-45页
        4.2.5 BM3突变体139-3的随机突变第45-46页
    4.3 实验结果第46-50页
        4.3.1 表达载体pET28a1393和pCWori1393的构建第46页
        4.3.2 BM3突变体139-3的异源表达第46-47页
        4.3.3 BM3突变体139-3催化甾体羟基化第47-49页
        4.3.4 BM3突变体139-3催化雄烯二酮羟基化的最适反应条件第49页
        4.3.5 BM3突变体139-3的随机突变第49-50页
    4.4 本章总结与讨论第50-51页
第五章 虎眼万年青中P450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第51-64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实验方法第51-55页
        5.2.1 虎眼万年青转录组测序及序列分析第51页
        5.2.2 虎眼万年青全cDNA的合成及P450基因的克隆第51-53页
        5.2.3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3-54页
        5.2.4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第54-55页
    5.3 实验结果第55-63页
        5.3.1 虎眼万年青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第55-56页
        5.3.2 OsP450s的cDNA克隆第56页
        5.3.3 OsP450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6-61页
        5.3.4 OsP450s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1-62页
        5.3.5 OsP450s的诱导表达第62-63页
    5.4 本章总结与讨论第63-64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第64-66页
    6.1 主要内容和意义第64页
        6.1.1 BM3突变体M01A82W、M01A82WS721和M11A82W甾体底物特异性研究第64页
        6.1.2 BM3突变体139-3催化甾体羟基化第64页
        6.1.3 虎眼万年青中P450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第64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64-65页
    6.3 论文不足之处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附录第72-88页
致谢第88-90页
个人简介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NYSPJ60对大鼠醋酸型慢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
下一篇:TRIB3促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疾病进展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