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VAS的漏洞扫描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漏洞扫描相关技术综述 | 第12-18页 |
2.1 网络安全概念 | 第12页 |
2.2 安全漏洞的研究 | 第12-14页 |
2.2.1 漏洞的概念 | 第13页 |
2.2.2 漏洞的危害 | 第13-14页 |
2.3 漏洞扫描常用技术 | 第14-16页 |
2.3.1 端口扫描技术 | 第14-15页 |
2.3.2 漏洞扫描方式 | 第15-16页 |
2.4 CVE漏洞知识库 | 第16页 |
2.5 XML标记语言应用 | 第16页 |
2.6 OMP协议研究 | 第16-1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OpenVAS系统研究和移植 | 第18-31页 |
3.1 OpenVAS简介 | 第18页 |
3.2 OpenVAS体系结构 | 第18-21页 |
3.2.1 客户端 | 第19页 |
3.2.2 服务器端 | 第19-20页 |
3.2.3 数据库 | 第20页 |
3.2.4 工作流程分析 | 第20-21页 |
3.3 OpenVAS扫描模块源码分析 | 第21-25页 |
3.3.1 配置资源加载 | 第22页 |
3.3.2 扫描流程控制 | 第22-24页 |
3.3.3 脚本调度与解析 | 第24-25页 |
3.4 OpenVAS脚本功能分析 | 第25-26页 |
3.5 OpenVAS在中标麒麟上的移植 | 第26-29页 |
3.5.1 移植准备工作 | 第26-27页 |
3.5.2 移植过程以及配置 | 第27-28页 |
3.5.3 遇到问题及总结 | 第28-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漏洞扫描系统的设计 | 第31-38页 |
4.1 漏洞扫描系统总体设计 | 第31-34页 |
4.1.1 漏洞扫描系统架构设计 | 第31-32页 |
4.1.2 漏洞扫描系统功能设计 | 第32-33页 |
4.1.3 漏洞扫描系统的部署 | 第33-34页 |
4.2 漏洞扫描系统控制后台设计 | 第34-35页 |
4.3 漏洞扫描系统WEB客户端设计 | 第35-36页 |
4.4 漏洞扫描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6-37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漏洞扫描系统的实现 | 第38-53页 |
5.1 漏洞扫描系统控制后台实现 | 第38-45页 |
5.1.1 OMP协议管理模块 | 第38-40页 |
5.1.2 通信传输模块 | 第40-43页 |
5.1.3 XML解析模块 | 第43-44页 |
5.1.4 数据库管理模块 | 第44-45页 |
5.2 漏洞扫描系统数据库实现 | 第45-47页 |
5.3 漏洞扫描系统WEB客户端实现 | 第47-52页 |
5.3.1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 | 第47-50页 |
5.3.2 扫描设置管理模块 | 第50-51页 |
5.3.3 扫描结果处理模块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53-60页 |
6.1 漏洞扫描系统测试环境 | 第53-54页 |
6.2 漏洞扫描系统功能测试 | 第54-60页 |
6.2.1 PC漏洞扫描测试 | 第54-57页 |
6.2.2 路由器漏洞扫描测试 | 第57-58页 |
6.2.3 智能终端漏洞扫描测试 | 第58-6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0页 |
7.2 系统的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