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 1.1 印尼贯穿流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 班达海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介绍 | 第16-24页 |
| 2.1 资料介绍 | 第16-18页 |
| 2.1.1 卫星测高资料介绍 | 第16-17页 |
| 2.1.2 风场资料介绍 | 第17页 |
| 2.1.3 温盐场资料介绍 | 第17页 |
| 2.1.4 Ni?o 3.4 区指数和DMI指数介绍 | 第17-18页 |
| 2.1.5 INSTANT数据介绍 | 第18页 |
| 2.2 方法介绍 | 第18-24页 |
| 2.2.1 资料的距平化和滑动平均 | 第18-19页 |
| 2.2.2 比容海面高度和风应力旋度的计算 | 第19-20页 |
| 2.2.3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 | 第20-21页 |
| 2.2.4 多元线性回归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班达海海平面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 第24-36页 |
| 3.1 班达海海平面的季节变化 | 第24-31页 |
| 3.1.1 班达海海平面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24-27页 |
| 3.1.2 班达海海平面的季节变化机制分析 | 第27-31页 |
| 3.2 班达海海面高度年际变化 | 第31-36页 |
| 第四章 班达海海面高度与ITF出流量的关系 | 第36-48页 |
| 4.1 ITF出流流量的估算 | 第36-42页 |
| 4.2 估算流量与班达海海面高度 | 第42-4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2页 |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49-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