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立题依据 | 第13-14页 |
1.2 萃取化学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 萃取剂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2 溶剂萃取中的稀释剂 | 第16-17页 |
1.2.3 溶剂萃取中的界面现象 | 第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萃取剂合成与表征 | 第19-29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9-21页 |
2.3 DMDDd DGA 的合成与表征 | 第21-22页 |
2.3.1 二甘酸的合成 | 第21页 |
2.3.2 二甘酰氯的合成 | 第21页 |
2.3.3 DMDDd DGA 的合成 | 第21-22页 |
2.3.4 DMDDd DGA 的表征 | 第22页 |
2.4 DEDDd DGA 的合成与表征 | 第22-23页 |
2.4.1 DEDDd DGA 的合成 | 第22-23页 |
2.4.2 DEDDd DGA 的表征 | 第23页 |
2.5 DPDDd DGA 的合成与表征 | 第23-24页 |
2.5.1 DPDDd DGA 的合成 | 第23-24页 |
2.5.2 DPDDd DGA 的表征 | 第24页 |
2.6 DBDDd DGA 的合成与表征 | 第24-25页 |
2.6.1 DBDDd DGA 的合成 | 第24-25页 |
2.6.2 DBDDd DGA 的表征 | 第25页 |
2.7 DODPMA 的合成与表征 | 第25-26页 |
2.7.1 DODPMA 的合成 | 第25页 |
2.7.2 DODPMA 的表征 | 第25-26页 |
2.8 N,N′-二丙基-N,N′-二(6-羟基己基)丙二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第26-27页 |
2.8.1 6-溴代正己醇的合成 | 第26页 |
2.8.2 6-(N-丙基氨基)正己醇的合成 | 第26页 |
2.8.3 N,N′-二丙基-N,N′-二(6-羟基己基)丙二酰胺的合成 | 第26页 |
2.8.4 6-溴代正己醇与N,N′-二丙基-N,N′-二(6-羟基己基)丙二酰胺的表征 | 第26-27页 |
2.9 N,N′-二(2-羟基丙基)-N,N′-二辛基丙二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第27-29页 |
2.9.1 1-(N-辛基氨基)异丙醇的合成 | 第27页 |
2.9.2 N,N′-二(2-羟基丙基)-N,N′-二辛基丙二酰胺的合成 | 第27页 |
2.9.3 N,N′-二(2-羟基丙基)-N,N′-二辛基丙二酰胺的表征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丙二酰胺类萃取剂对轻稀土元素的萃取性能探究 | 第29-33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9-30页 |
3.2.2 实验步骤 | 第30-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2页 |
3.3.1 水相酸度对萃取性能影响 | 第31-32页 |
3.3.2 盐析剂对萃取性能影响 | 第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酰胺荚醚萃取剂烷基链在Pr(III)萃取中的作用 | 第33-47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3-34页 |
4.2.2 实验步骤 | 第34-3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4.3.1 水相酸度对萃取性能影响 | 第36-37页 |
4.3.2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性能影响 | 第37-38页 |
4.3.3 稀释剂种类对萃取性能影响 | 第38-39页 |
4.3.4 水相酸种类对萃取性能影响 | 第39-40页 |
4.3.5 温度对萃取性能影响 | 第40-42页 |
4.3.6 水相酸度对界面张力影响 | 第42-43页 |
4.3.7 萃取剂浓度对界面张力影响 | 第43-44页 |
4.3.8 不同稀释剂对界面张力影响 | 第44-45页 |
4.4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萃取剂结构对Fe(III)萃取性能影响 | 第47-61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5.2.1 主要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5.2.2 实验步骤 | 第48-4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9-60页 |
5.3.1 水相盐酸浓度对萃取分配比影响 | 第49-50页 |
5.3.2 负载离子前后萃取剂的结构表征 | 第50-51页 |
5.3.3 萃取剂浓度对界面张力影响 | 第51页 |
5.3.4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配比影响 | 第51-54页 |
5.3.5 负载有机相红外光谱 | 第54-55页 |
5.3.6 萃合物构象的量化计算 | 第55页 |
5.3.7 萃取机理的探讨 | 第55-59页 |
5.3.8 温度对萃取分配比影响 | 第59-60页 |
5.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稀释剂对Fe(III)萃取性能影响 | 第61-73页 |
6.1 引言 | 第61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61-64页 |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1-62页 |
6.2.2 实验步骤 | 第62-64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2页 |
6.3.1 水相盐酸浓度对萃取分配比影响 | 第64-65页 |
6.3.2 水相Cl-浓度对萃取分配比影响 | 第65-66页 |
6.3.3 负载离子前后萃取剂的结构表征 | 第66页 |
6.3.4 T2EHDGA 萃取盐酸的探究 | 第66-67页 |
6.3.5 T2EHDGA 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 第67-69页 |
6.3.6 稀释剂种类对萃取性能影响 | 第69-70页 |
6.3.7 酰胺类萃取剂对Fe(III)与Cu(II),Ni(II),Cd(II)的分离性能 | 第70页 |
6.3.8 Fe(III)的反萃研究 | 第70-71页 |
6.3.9 温度对萃取分配比影响 | 第71-72页 |
6.4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附录 | 第85-87页 |
附件 | 第87-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