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炭纤维简介 | 第11-12页 |
1.2 沥青基炭纤维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3 沥青基炭纤维的原料 | 第14-16页 |
1.3.1 各向同性沥青 | 第14-15页 |
1.3.2 中间相沥青 | 第15-16页 |
1.4 沥青基炭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第16-18页 |
1.4.1 沥青基炭纤维的结构 | 第16-17页 |
1.4.2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第17-18页 |
1.5 沥青基炭纤维的制备 | 第18-26页 |
1.5.1 可纺沥青的调制 | 第18-19页 |
1.5.2 沥青纤维的熔融纺丝 | 第19-20页 |
1.5.2.1 熔融纺丝工艺 | 第19页 |
1.5.2.2 熔融纺丝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1.5.3 沥青纤维的预氧化 | 第20-23页 |
1.5.3.1 预氧化工艺流程 | 第20-21页 |
1.5.3.2 预氧化反应机理 | 第21-22页 |
1.5.3.3 预氧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1.5.4 沥青纤维的炭化 | 第23-25页 |
1.5.5 沥青基炭纤维的石墨化 | 第25-26页 |
1.6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6.1 选题背景 | 第26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实验方案 | 第28-32页 |
2.1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的制备 | 第28-29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8页 |
2.1.2 中间相沥青熔融纺丝 | 第28页 |
2.1.3 预氧化与炭化工艺 | 第28-29页 |
2.2 表征手段 | 第29-32页 |
2.2.1 原料组分分析 | 第29-30页 |
2.2.2 原料热稳定性表征 | 第30页 |
2.2.3 纤维化学结构表征 | 第30页 |
2.2.4 炭纤维晶体结构表征 | 第30页 |
2.2.5 炭化过程的质谱分析 | 第30页 |
2.2.6 炭纤维截面结构表征 | 第30-31页 |
2.2.7 炭纤维力学性能表征 | 第31-32页 |
第3章 不同原料中间相沥青纤维的预氧化 | 第32-46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中间相沥青纤维的原料性质 | 第32-35页 |
3.2.1 沥青原料的族组分分析 | 第32-33页 |
3.2.2 沥青原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34页 |
3.2.3 沥青纤维的热稳定性测试 | 第34-35页 |
3.3 中间相沥青纤维的氧化 | 第35-40页 |
3.3.1 热重分析氧化增重过程 | 第35-37页 |
3.3.2 外分析化学官能团的变化 | 第37-39页 |
3.3.3 不熔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39-40页 |
3.4 中间相沥青氧化纤维的炭化失重差异 | 第40-41页 |
3.5 中间相沥青炭纤维的结构差异 | 第41-43页 |
3.6 中间相沥青炭纤维的性能差异 | 第43-4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热重分析中间相沥青纤维的炭化 | 第46-63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升温速率对炭化失重过程的影响 | 第46-48页 |
4.3 氧化工艺对炭化失重过程的影响 | 第48-56页 |
4.3.1 中间相沥青原丝的炭化失重 | 第48-49页 |
4.3.2 氧化纤维的炭化失重过程 | 第49-56页 |
4.3.2.1 氧化温度对炭化失重过程的影响 | 第49-52页 |
4.3.2.2 氧化温度对炭纤维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4.3.2.3 氧化升温速率对炭化失重过程的影响 | 第54-56页 |
4.4 中间相沥青纤维炭化过程的结构与性能 | 第56-58页 |
4.4.1 沥青纤维炭化过程的化学官能团变化 | 第56-57页 |
4.4.2 沥青纤维在炭化过程的晶体结构及力学性能变化 | 第57-58页 |
4.5 炭化失重过程的数学模拟 | 第58-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