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富水泥岩隧道受力特性及仰拱底鼓机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仰拱底鼓类型 | 第11页 |
1.2.2 底鼓机理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底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隧道底鼓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理论分析法 | 第14页 |
1.3.2 模拟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3 现场实测方法 | 第14-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工程地质性质研究及仰拱底鼓病害特征 | 第16-30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6-19页 |
2.2 泥岩地球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 | 第19-21页 |
2.2.1 泥岩地球化学成分 | 第19-20页 |
2.2.2 矿物成分 | 第20-21页 |
2.3 泥岩微结构特征及泥岩膨胀性判别 | 第21-27页 |
2.3.1 泥岩天然状态下微结构特征 | 第21-23页 |
2.3.2 泥岩崩解中期时微结构特征 | 第23-24页 |
2.3.3 泥岩崩解完全时微结构特征 | 第24-26页 |
2.3.4 泥岩膨胀性判别 | 第26-27页 |
2.4 某客专泥岩隧道仰拱底鼓病害特征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某客专泥岩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控量测 | 第30-39页 |
3.1 监测断面选取 | 第30页 |
3.2 监测断面测点布置及量测 | 第30-32页 |
3.3 监测结果分析 | 第32-38页 |
3.3.1 围岩压力 | 第32-33页 |
3.3.2 钢拱架应变 | 第33-34页 |
3.3.3 初衬与二衬间接触压力 | 第34-35页 |
3.3.4 混凝土应变 | 第35-36页 |
3.3.5 钢筋轴力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某客专泥岩隧道室内模型试验 | 第39-59页 |
4.1 模型试验设计 | 第39-42页 |
4.1.1 各种相似比尺的合理选定 | 第39-40页 |
4.1.2 模型尺寸及模拟范围设计 | 第40-41页 |
4.1.3 围岩模型材料配制 | 第41-42页 |
4.1.4 衬砌模型材料配制 | 第42页 |
4.2 模型试验制作 | 第42-45页 |
4.2.1 模型箱制作 | 第42-43页 |
4.2.2 围岩土的填筑 | 第43-44页 |
4.2.3 衬砌模型的制作 | 第44-45页 |
4.3 测点布置 | 第45-46页 |
4.4 监测元件的安装 | 第46-48页 |
4.4.1 应变片粘贴 | 第46-47页 |
4.4.2 压力盒安装 | 第47-48页 |
4.4.3 百分表安装 | 第48页 |
4.5 加载系统 | 第48-50页 |
4.5.1 加载方案 | 第48-49页 |
4.5.2 模型试验步骤 | 第49-50页 |
4.6 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50-57页 |
4.6.1 模型试验宏观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4.6.2 模型试验微观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某客专泥岩隧道加载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 第59-77页 |
5.1 三维数值模拟模型概况 | 第59页 |
5.2 三维数值模拟模型 | 第59-62页 |
5.2.1 某客专泥岩隧道三维数值模拟模型 | 第59-60页 |
5.2.2 计算基本假设和计算参数选取 | 第60-61页 |
5.2.3 模拟加载步骤 | 第61-62页 |
5.3 某客专泥岩隧道三维数值模拟静力分析 | 第62-75页 |
5.3.1 围岩位移情况分析 | 第62-65页 |
5.3.2 二衬结构特征点位移分析 | 第65-68页 |
5.3.3 围岩塑性区分析 | 第68-69页 |
5.3.4 二衬结构应力分析 | 第69-72页 |
5.3.5 二衬结构内力分析 | 第72-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6 隧道仰拱受力特性的结构力学法计算分析 | 第77-88页 |
6.0 隧道仰拱实例 | 第77页 |
6.1 求解器的应用 | 第77-82页 |
6.2 仰拱衬砌截面强度检算 | 第82-87页 |
6.2.1 强度检算方法 | 第82-83页 |
6.2.2 强度检算 | 第83-87页 |
6.3 讨论 | 第8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7 仰拱底鼓机理分析及防治措施 | 第88-93页 |
7.1 仰拱底鼓机理分析 | 第88-89页 |
7.1.1 仰拱底鼓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88页 |
7.1.2 某客专泥岩隧道仰拱底鼓机理分析 | 第88-89页 |
7.2 某客专泥岩隧道仰拱底鼓防治措施 | 第89-92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8.1 结论 | 第93-94页 |
8.2 展望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