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文学出版与中国当代文学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3页
    1、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2、研究方法第11页
    3、本文结构安排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一 文学出版的缺席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困境第13-23页
    1 中国当代文学能否写“史”第13-18页
    2“重写文学史”的讨论第18-19页
    3 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困境第19-21页
        3.1 困境之一: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可以进入文学史第20页
        3.2 困境之二:如何对待建国前三十年文学第20-21页
        3.3 困境之三: 如何突破“二元对立”思维中悖论重重的叙述结构第21页
    4 当代文学史书写的不足——文学出版的缺席第21-23页
二 文学出版制度的确立与当代文学生态第23-39页
    1 文学出版制度的确立与当代文学的发生第23-29页
        1.1 党委负责制第25-26页
        1.2 分工合作第26-27页
        1.3 选题计划审批第27-28页
        1.4“三审制”第28-29页
    2 当代文学出版制度下的作家生态第29-32页
    3 社会意识形态与十七年小说叙述模式第32-35页
        3.1“十七年”社会意识形态的“一元化”及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第32-33页
        3.2“十七年”小说叙述模式第33-35页
        3.3“十七年”小说叙述模式的政治诉求第35页
    4 文学出版制度的确立与当代文学读者第35-39页
三 论中国当代文学出版观念的变迁第39-55页
    1 意识形态规训下的文学出版(1949——1976)第39-46页
        1.1 国家对文学出版资源的掌控第39-41页
        1.2 国家出版政策的规范第41-43页
        1.3 编、印、发的分工合作与书稿“三审制”的制定第43-44页
        1.4 激进的文学出版观念——“文革”文学的出版第44-46页
    2 双重语境下的文学出版(1978——1992)第46-50页
    3 文学出版观念的多元化(1992——至今)第50-55页
        3.1 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读者为宗旨第51页
        3.2 出版社与作家的关系转变第51-52页
        3.3 图书策划的盛行第52页
        3.4 出版集团的崛起第52-53页
        3.5 数字化出版第53-55页
四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红色经典的生成——以《青春之歌》的出版为例第55-67页
    1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建立与出版特色第55-60页
    2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红色经典的生成机制第60-63页
    3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红色经典的接受效应第63-65页
    4 对人民文学出版社打造红色经典的历史评价第65-67页
五 文艺出版社的转型与文学出版策划第67-79页
    1 国家出版政策的调整与文艺出版社的转型第67-71页
    2 市场竞争机制与文学出版策划第71-74页
        2.1 选题策划第71-72页
        2.2 图书包装第72-73页
        2.3 广告宣传第73页
        2.4 影视改编第73页
        2.5 品牌效应与系列出版第73-74页
    3 传统文学出版困境中的新生——网络文学出版第74-79页
六 媒介融合视域下新世纪的文学出版第79-101页
    1 新世纪文学出版环境第79-81页
    2 现代传播技术下传统文学出版困境第81-82页
    3 媒介的力量——文学出版方式的多样化第82-84页
    4 新世纪文学出版的“嫁接”——影视、互联网的工具性第84-89页
        4.1 传统文学出版与影视的联姻第85-86页
        4.2 传统文学出版与网络的融合第86-89页
    5 新世纪网络文学出版探究第89-101页
        5.1 网络文学出版与传统文学出版第89-91页
        5.2 网络文学出版产业化——以盛大文学网站为例第91-93页
        5.3 网络文学出版的类型化第93-96页
        5.4 网络文学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96-101页
七 文学出版与当代文学的互动共生: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当代文学研究的媒介转向第101-109页
    1 出版作为一种文化第102-104页
    2 出版作为一种手段第104-105页
    3 出版作为一种技术第105-109页
结语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电站内直流系统设计及其故障研究
下一篇:输出分布控制理论及其在温度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