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页 |
第一章 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概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联系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区别 | 第13-15页 |
一、 制度价值不同 | 第13页 |
二、 归责原则不同 | 第13-14页 |
三、 法律关系性质不同 | 第14页 |
四、 赔偿的范围和标准不同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的适用模式 | 第15-20页 |
第一节 选择模式及分析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兼得模式及分析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替代模式及分析 | 第18-19页 |
第四节 补充模式及分析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处理现状及问题 | 第20-31页 |
第一节 我国中央层次立法及其存在问题 | 第21-26页 |
一、 法律 | 第21-25页 |
二、 行政法规 | 第25页 |
三、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我国地方层次规定及其存在问题 | 第26-31页 |
一、 地方法规规章 | 第26-28页 |
二、 地方法院意见 | 第28-30页 |
三、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立法的建议 | 第31-40页 |
第一节 我国关于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的学说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处理我国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的恰当模式 | 第34-40页 |
一、 解决我国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问题应考虑的因素 | 第34-35页 |
二、 我国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适用模式的选择 | 第35-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