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无线局域网标准 | 第16-18页 |
1.3 IEEE802.11ac的优势 | 第18-20页 |
1.4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802.11ac无线信道 | 第22-30页 |
2.1 无线信道的衰落 | 第22-23页 |
2.1.1 大尺度衰落 | 第22页 |
2.1.2 小尺度衰落 | 第22-23页 |
2.2 无线信道的带宽 | 第23-29页 |
2.2.1 802.11ac信道带宽 | 第24-26页 |
2.2.2 OFDM技术 | 第26-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802.11ac MIMO技术 | 第30-42页 |
3.1 MIMO基础 | 第30-31页 |
3.2 单用户MIMO技术 | 第31-36页 |
3.2.1 SU-MIMO系统模型 | 第31-33页 |
3.2.2 发送波束成型(Beamforming)的实现 | 第33-36页 |
3.3 多用户MIMO技术 | 第36-41页 |
3.3.1 MU-MIMO的系统模型 | 第36-38页 |
3.3.2 预编码技术 | 第38-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SU-MIMO性能分析 | 第42-58页 |
4.1 项目流程框架 | 第42-45页 |
4.1.1 项目介绍 | 第42页 |
4.1.2 无线报文封装过程 | 第42-43页 |
4.1.3 无线报文转发流程 | 第43-45页 |
4.2 性能分析软件Chariot | 第45页 |
4.3 性能仿真分析 | 第45-57页 |
4.3.1 MIMO信道容量 | 第45-46页 |
4.3.2 理论信道容量仿真分析 | 第46-49页 |
4.3.3 屏蔽实验室下信道容量性能仿真分析 | 第49-56页 |
4.3.4 实验结论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智能带宽保障性能分析 | 第58-70页 |
5.1 令牌桶算法 | 第58-63页 |
5.1.1 令牌桶的构成 | 第59页 |
5.1.2 令牌的添加 | 第59-60页 |
5.1.3 报文的染色 | 第60-62页 |
5.1.4 报文的处理 | 第62-63页 |
5.2 射频驱动中的令牌桶算法 | 第63-67页 |
5.2.1 智能带宽保障典型组网 | 第63-64页 |
5.2.2 驱动智能带宽保障的报文处理流程 | 第64-65页 |
5.2.3 驱动令牌桶算法流程 | 第65-66页 |
5.2.4 智能带宽保障算法代码流程 | 第66-67页 |
5.3 智能带宽保障性能分析 | 第67-69页 |
5.3.1 性能曲线仿真 | 第67-69页 |
5.3.2 仿真分析 | 第69页 |
5.3.3 实验结论 | 第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0-72页 |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第70页 |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