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选题缘起、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8页 |
(二)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三)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 国内现有的有关格什温《F调钢琴协奏曲》的文献资料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现有的研究格什温作品并涉及音高组织的文章 | 第12页 |
(三) 研究格什温同期音乐家并涉及其音高组织方式的文章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7页 |
(一) 关于20世纪30年代前的爵士乐创作技法 | 第14-15页 |
(二) 被格什温所关注并运用到作品中的严肃音乐创作技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F调钢琴协奏曲》的调式构成 | 第17-22页 |
第二章 《F调钢琴协奏曲》的和弦结构 | 第22-33页 |
第一节 附加六音和弦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高叠和弦 | 第23-28页 |
第三节 挂留和弦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四度叠置和弦 | 第29-30页 |
第五节 持续音和弦 | 第30-31页 |
第六节 变和弦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F调钢琴协奏曲》的和声运动模式 | 第33-52页 |
第一节 装饰性进行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功能性进行 | 第36-45页 |
(一) 主题材料中的功能性进行 | 第37-42页 |
(二) 连接性材料中的功能性进行 | 第42-44页 |
(三) 终止式 | 第44-45页 |
第三节 非功能性进行 | 第45-50页 |
(一) 主题材料中的非功能性进行 | 第45-46页 |
(二) 连接性材料中的非功能性进行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F调钢琴协奏曲》的整体结构 | 第52-63页 |
第一节 《F调钢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 | 第52-54页 |
第二节 《F调钢琴协奏曲》的调性布局 | 第54-57页 |
第三节 《F调钢琴协奏曲》的音高材料布局 | 第57-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