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2-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理论意义 | 第13页 |
2.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整合营销传播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旅游品牌传播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3.红色旅游品牌传播研究现状 | 第17页 |
4.辽宁红色旅游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18页 |
2.个案研究法 | 第18页 |
3.实地调查法 | 第18-19页 |
4.内容分析法 | 第19页 |
(五)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六)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一、整合营销传播与红色旅游品牌传播 | 第21-27页 |
(一)整合营销传播 | 第21-22页 |
1.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 | 第21页 |
2.整合营销传播的原则 | 第21-22页 |
(二)红色旅游品牌传播 | 第22-24页 |
1.红色旅游品牌传播的内涵 | 第22-23页 |
2.红色旅游品牌传播的特点 | 第23-24页 |
(三)辽宁红色旅游品牌发展现状 | 第24-27页 |
1.辽宁红色旅游品牌概况 | 第24-26页 |
2.辽宁红色旅游品牌特点 | 第26-27页 |
二、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的辽宁红色旅游品牌传播现状 | 第27-43页 |
(一)组织整合:多元主体参与 | 第27-28页 |
1.政府:把握方向 | 第27页 |
2.企业:控制过程 | 第27-28页 |
3.游客:二次传播 | 第28页 |
(二)内容整合:多类信息统一 | 第28-30页 |
1.传播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事迹、革命精神 | 第28-29页 |
2.传播纪念活动、主题活动和主题展览 | 第29页 |
3.传播红色旅游线路 | 第29-30页 |
(三)手段整合:多样工具集聚 | 第30-35页 |
1.广告传播 | 第30-32页 |
2.公关传播 | 第32-34页 |
3.促销传播 | 第34-35页 |
(四)媒介整合:多方渠道融合 | 第35-41页 |
1.品牌自主开发的传播媒介 | 第35-39页 |
2.品牌借助的传播媒介 | 第39-41页 |
(五)受众整合:多层群体协调 | 第41-43页 |
1.党政机关团体 | 第41页 |
2.企事业团体 | 第41-42页 |
3.学生团体 | 第42页 |
4.银发群体 | 第42页 |
5.休闲度假游群体 | 第42-43页 |
三、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辽宁红色旅游品牌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3-51页 |
(一)辽宁红色旅游品牌传播存在的问题 | 第43-48页 |
1.过于依赖政府传播,品牌协作缺乏整合 | 第43-44页 |
2.传播力度不足,传播手段缺少系统性 | 第44-46页 |
3.传播渠道分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整合意识薄弱 | 第46-47页 |
4.目标群体不明晰,沟通反馈机制不健全 | 第47-48页 |
(二)辽宁红色旅游品牌传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8-51页 |
1.整合营销传播观念落后 | 第48页 |
2.品牌传播投入不足 | 第48-49页 |
3.缺少市场化运作 | 第49页 |
4.专业人才的匮乏 | 第49-51页 |
四、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的辽宁红色旅游品牌传播对策 | 第51-61页 |
(一)增强整合传播意识,加强品牌协作 | 第51页 |
(二)增加传播投入,变革和整合传播手段 | 第51-54页 |
1.多元化整合广告传播 | 第52页 |
2.突出主题活动的品牌特色 | 第52-53页 |
3.多形式改进促销传播 | 第53页 |
4.及时更新宣传作品 | 第53-54页 |
(三)强化红色旅游品牌的媒介整合传播 | 第54-56页 |
1.整合大众传播媒介创造品牌知名度 | 第54页 |
2.利用互联网和手机提供系统信息搜索 | 第54-55页 |
3.通过互动媒体强化信息传播体验 | 第55-56页 |
(四)市场细分实现精准传播,完善沟通反馈机制 | 第56-58页 |
1.市场细分实现精准传播 | 第56-57页 |
2.完善沟通反馈机制 | 第57-58页 |
(五)增强品牌传播集聚效应 | 第58-59页 |
1.资源整合传播 | 第58-59页 |
2.区域联合传播 | 第59页 |
(六)建设专业的品牌传播人才队伍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