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3-46页 |
1.1 脑胶质瘤 | 第13-18页 |
1.1.1 脑胶质瘤分级和分子分型 | 第13-15页 |
1.1.1.1 胶质瘤病理分级 | 第13-14页 |
1.1.1.2 胶质瘤母细胞瘤分子分型 | 第14-15页 |
1.1.2 脑胶质瘤中的信号通路 | 第15-18页 |
1.1.2.1 脑胶质瘤中3条核心的信号通路 | 第15-16页 |
1.1.2.2 NF-κB信号通路 | 第16-17页 |
1.1.2.3 TGFβ信号通路 | 第17-18页 |
1.1.2.4 其它胶质瘤相关的信号通路 | 第18页 |
1.2 胶质瘤起始细胞和胶质瘤干细胞 | 第18-25页 |
1.2.1 胶质瘤起始细胞 | 第18-21页 |
1.2.2 胶质瘤干细胞 | 第21-25页 |
1.2.2.2 胶质瘤干细胞的分子标记物 | 第22-23页 |
1.2.2.3 胶质瘤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 | 第23-24页 |
1.2.2.4 胶质瘤干细胞的细胞外微环境 | 第24-25页 |
1.3 胶质瘤特征 | 第25-38页 |
1.3.1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 第25-32页 |
1.3.1.1 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类型 | 第26-27页 |
1.3.1.2 上皮与间充质特征 | 第27-29页 |
1.3.1.3 与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和信号通路 | 第29-32页 |
1.3.1.4 针对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诊断和治疗 | 第32页 |
1.3.2 肿瘤血管发生 | 第32-38页 |
1.3.2.1 肿瘤血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 第32-34页 |
1.3.2.2 影响肿瘤血管发生的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 | 第34-36页 |
1.3.2.3 肿瘤微血管系统的组成和来源 | 第36-37页 |
1.3.2.4 肿瘤的抗血管治疗 | 第37-38页 |
1.4 HMGA1和HMGA2 | 第38-46页 |
1.4.1 HMGA家族概述 | 第38-39页 |
1.4.2 HMGA1 | 第39-42页 |
1.4.2.1 HMGA1的结构和功能 | 第39-41页 |
1.4.2.2 HMGA1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 | 第41-42页 |
1.4.3 HMGA2 | 第42-44页 |
1.4.3.1 HMGA2的分子结构 | 第42页 |
1.4.3.2 HMGA2的功能 | 第42-44页 |
1.4.3.3 HMGA2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 | 第44页 |
1.4.4 HMGA1与HMGA2的关系 | 第44-45页 |
1.4.5 HMGA1和HMGA2在胶质瘤中的研究状况 | 第45-4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6-63页 |
2.1 材料 | 第46-48页 |
2.1.1 实验主要仪器 | 第46页 |
2.1.2 动物、细胞及其培养相关材料 | 第46-47页 |
2.1.3 主要载体和构建用试剂 | 第47页 |
2.1.4 抗体和其它实验相关试剂 | 第47-4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8-63页 |
2.2.1 载体构建和引物设计 | 第48-51页 |
2.2.2 慢转录病毒的包装和感染 | 第51页 |
2.2.3 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检测 | 第51页 |
2.2.4 原代胶质瘤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第51-53页 |
2.2.5 HUVEC细胞传代及体外血管模型建立 | 第53-55页 |
2.2.6 裸鼠皮下及颅内肿瘤移植实验 | 第55-57页 |
2.2.7 组织包埋及冰冻切片 | 第57-58页 |
2.2.8 免疫组织化学(DAB显色)和免疫荧光染色 | 第58-59页 |
2.2.9 RNA提取和反转录、定量PCR | 第59-61页 |
2.2.10 组织与细胞蛋白的提取、蛋白质免疫印迹 | 第61-6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3-100页 |
3.1 研究背景和立项依据 | 第63-64页 |
3.2 研究结果 | 第64-97页 |
3.2.1 HMGA1和HMGA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谱 | 第64-70页 |
3.2.1.1 HMGA1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 | 第64-66页 |
3.2.1.2 HMGA2的表达与肿瘤的级别具有正相关性 | 第66-68页 |
3.2.1.3 HMGA2在间充质亚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高表达 | 第68-70页 |
3.2.2 表达HMGA1和HMGA2细胞类型的鉴定 | 第70-75页 |
3.2.2.1 HMGA1与干细胞的分子标记物SOX2具有明显的共定位关系 | 第70-72页 |
3.2.2.2 HMGA2与胶质瘤干细胞和血管周细胞共定位 | 第72-75页 |
3.2.3 下调HMGA1或HMGA2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系的增殖能力 | 第75-80页 |
3.2.3.1 HMGA1和HMGA2在几种不同的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 | 第75-76页 |
3.2.3.2 HMGA1和HMGA2 shRNA的效率检测 | 第76-77页 |
3.2.3.3 敲低HMGA1能够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系的增殖和克隆形成 | 第77-78页 |
3.2.3.4 敲低HMGA1能够显著胶质瘤细胞系的体内成瘤能力 | 第78-79页 |
3.2.3.5 敲低HMGA2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系皮下成瘤能力 | 第79-80页 |
3.2.4 下调HMGA1和HMGA2能够显著抑制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和成球能力 | 第80-82页 |
3.2.4.1 胶质瘤干细胞的分离和功能鉴定 | 第80-81页 |
3.2.4.2 下调HMGA1和HMGA2能够显著抑制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和成球能力 | 第81-82页 |
3.2.5 HMGA2调控胶质瘤干细胞向间充质和周细胞分化 | 第82-90页 |
3.2.5.1 胶质瘤干细胞具有上皮间充质转化和形成血管周细胞的能力 | 第82-84页 |
3.2.5.2 HMGA2能够调控胶质瘤干细胞向间充质的转化 | 第84-87页 |
3.2.5.3 下调HMGA2能够显著抑制胶质瘤干细胞体外分化成血管周细胞的能力 | 第87-89页 |
3.2.5.4 下调HMGA2能够显著抑制胶质瘤干细胞的颅内成瘤以及血管生成能力 | 第89-90页 |
3.2.6 应用RNA-seq转录组分析鉴定了受HMGA2调控的候选靶基因 | 第90-97页 |
3.2.6.1 RNA-seq测序结果和分析 | 第91-92页 |
3.2.6.2 鉴定受HMGA2调控的候选靶基因 | 第92-97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97-100页 |
4 总结和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2页 |
作者简介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