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2页 |
1.1 金属团簇科学的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1.2 金属团簇科学的研究进展 | 第13-30页 |
1.2.1 单金属纳米团簇 | 第13-22页 |
1.2.1.1 具有精确结构的巯基Au纳米团簇 | 第13-18页 |
1.2.1.2 具有精确结构的巯基Ag纳米团簇 | 第18-20页 |
1.2.1.3 具有精确结构其他单金属纳米团簇 | 第20-22页 |
1.2.2 合金纳米团簇 | 第22-30页 |
1.2.2.1 合金纳米团簇的意义 | 第22-25页 |
1.2.2.2 合金纳米团簇的合成方法 | 第25-26页 |
1.2.2.3 具有晶体结构的合金纳米团簇 | 第26-30页 |
1.3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形貌可控合成三金属纳米团簇:结构解析以及性质探索 | 第32-64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33-35页 |
2.2.1 试剂 | 第33-34页 |
2.2.2 仪器 | 第34-35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2.3.1 Pt_1Ag_(24)(SR)_(18)合金团簇的制备 | 第35-36页 |
2.3.2 Au/Ag/Pt-SR配合物的制备 | 第36页 |
2.3.3 Au~Ⅰ(PPh_3)Br配合物的制备 | 第36页 |
2.3.4 [Pt_1Au_xAg_(24-x)(SPhMe_2)_(18)](PPh_4)_2纳米团簇的制备 | 第36-37页 |
2.3.5 Pt_2Au_(10)Ag_(13)(PPh_3)_(10)Br_7纳米团簇的制备 | 第37页 |
2.3.6 Pt_1Au_xAg_(24-x)以及Pt_2Au_(10)Ag_(13)团簇的结晶 | 第3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7-63页 |
2.4.1 三金属团簇的晶体结构表征 | 第37-43页 |
2.4.2 三金属纳米团簇的纯度测试表征 | 第43-49页 |
2.4.2.1 紫外变化过程监测 | 第43-44页 |
2.4.2.2 球状三金属纳米团簇Pt_1Au_xAg_(24-x)(SR)_(18)的质谱表征 | 第44-46页 |
2.4.2.3 三金属纳米团簇纯度的其他测试表征 | 第46-49页 |
2.4.3 三金属纳米团簇Pt位置的确定 | 第49-56页 |
2.4.3.1 基于球状三金属结构的DFT计算 | 第49-52页 |
2.4.3.2 利用红外表征确定三金属纳米团簇中Pt的位置 | 第52-56页 |
2.4.4 形貌控制变化过程的机理推测 | 第56-57页 |
2.4.5 三金属纳米团簇光学性质的研究 | 第57-61页 |
2.4.6 三金属纳米团簇稳定性的研究 | 第61-6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