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档案学、档案事业论文--保管和利用论文

个人档案保存策略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1-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个人档案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1页
        1.3.1 个人档案国内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2 个人档案国外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3 小结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21-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2 研究思路第22-23页
    1.5 创新点与难点第23-24页
        1.5.1 创新点第23页
        1.5.2 难点第23-24页
2 个人档案概述第24-31页
    2.1 个人档案的概念第24页
    2.2 个人档案相关概念界定第24-28页
        2.2.1 私人档案与个人档案第24-26页
        2.2.2 人事档案与个人档案第26-27页
        2.2.3 家庭档案与个人档案第27-28页
    2.3 对个人档案及其保存的理解第28-31页
        2.3.1 个人档案的价值第28-29页
        2.3.2 个人档案的建设意义第29-30页
        2.3.3 社会组织在个人档案中发挥的作用第30-31页
3 国内外个人档案保存现状及经验第31-40页
    3.1 国外个人档案保存现状第31-34页
        3.1.1 国外个人档案保存的相关立法第31页
        3.1.2 国外个人档案的具体保存第31-34页
    3.2 国内个人档案保存现状第34-37页
        3.2.1 国内个人档案保存的相关立法第34-35页
        3.2.2 国内个人档案的具体保存第35-37页
    3.3 我国个人档案保存中存在的问题第37-40页
        3.3.1 法规制度尚不健全第37页
        3.3.2 缺乏成熟的市场条件第37-38页
        3.3.3 保存意识未深入人心第38页
        3.3.4 对存档实践不够重视第38-40页
4 我国个人档案保存的主要策略第40-48页
    4.1 个人档案保存的目标与原则第40-41页
        4.1.1 个人档案保存的目标第40页
        4.1.2 个人档案保存的原则第40-41页
    4.2 个人档案保存的内容第41-42页
        4.2.1 传统的个人档案第41页
        4.2.2 数字化的个人档案第41-42页
    4.3 个人档案保存的手段第42-48页
        4.3.1 针对传统个人档案的保存手段第43-44页
        4.3.2 针对数字化个人档案的保存手段第44-48页
5 我国个人档案保存的实现机制第48-56页
    5.1 意识建构——个人档案保存实施的前提第48-49页
        5.1.1 提高个人存档意识,倡导积累形成个人档案第48-49页
        5.1.2 立足社会发展现实,挖掘个人档案价值第49页
    5.2 法规制度——个人档案保存实施的基础第49-51页
        5.2.1 建立个人档案保护法律制度的目的与作用第49-50页
        5.2.2 构建有效的个人档案保护法律制度第50-51页
    5.3 技术支持——个人档案保存实施的保障第51-53页
    5.4 责任主体——个人档案保存实施的主体第53-54页
        5.4.1 个人档案形成者第53页
        5.4.2 个人档案保存管理者第53-54页
        5.4.3 个人档案利用者第54页
    5.5 人才技能提升——个人档案保存实施的中坚力量第54-56页
        5.5.1 专业人才技能提高第54-55页
        5.5.2 培养"公民档案人"、"社会档案人"第55-56页
6 总结第56-57页
    6.1 研究总结第56页
    6.2 研究不足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兴安杜鹃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下一篇:软实力视域下韩国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