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纯粹经济损失的概述 | 第9-15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一、案件事实 | 第9页 |
二、法院判决 | 第9-10页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第二节 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分类 | 第10-15页 |
一、纯粹经济损失概念 | 第10-11页 |
二、笔者对纯粹经济损失的认识 | 第11页 |
三、纯粹经济损失的主要类型 | 第11-15页 |
(一) 反射型经济损失 | 第12页 |
(二) 转移型经济损失 | 第12页 |
(三) 公共设施损坏或关闭带来的经济损失 | 第12页 |
(四) 信赖型经济损失 | 第12-13页 |
(五) 产品责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比较法观察 | 第15-23页 |
第一节 德国法:保守式 | 第15-19页 |
一、立法上的限制 | 第15-17页 |
二、解释论上的扩张 | 第17-18页 |
三、扩展合同责任 | 第18-19页 |
四、总结 | 第19页 |
第二节 法国法:放任式 | 第19-21页 |
一、立法上的扩张 | 第19-20页 |
二、判例中的限制 | 第20-21页 |
三、总结 | 第21页 |
第三节 英国法:实用式 | 第21-23页 |
一、类型化处理方式 | 第21-22页 |
二、总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纯粹经济损失赔偿限制原则的理论依据 | 第23-27页 |
第一节 "诉讼闸门"理论 | 第23-24页 |
一、防止滥诉 | 第23页 |
二、提高司法资源的利用效率 | 第23页 |
三、防止扩展侵权责任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纯粹经济利益的价值定位 | 第24-25页 |
一、纯粹经济利益的价值位阶低于绝对权 | 第24-25页 |
二、对纯粹经济利益的限制保护有利于维护人们的基本行动自由、避免行为人承担过重的法律责任 | 第25页 |
第三节 伦理观念的视角——受害人的容忍义务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我国侵权法中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制度 | 第27-39页 |
第一节 《侵权责任法》对一般类型的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模式 | 第27-30页 |
一、《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 | 第27-28页 |
二、关于《侵权责任法》对纯粹经济损失赔偿问题采用的模式的探讨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借鉴德国法模式以解释我国侵权法的一般条款 | 第30-33页 |
一、通过违法性构成要件进行限缩解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第30-31页 |
二、满足违法性构成要件的纯粹经济损失的类型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对扩张德国法模式下纯粹经济利益保护范围的建议 | 第33-39页 |
一、明确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 | 第33-34页 |
二、重大过失以违背善良风俗造成的纯粹经济损失应当负损害赔偿责任 | 第34-35页 |
三、故意导致的纯粹经济损失应当负损害赔偿责任 | 第35-36页 |
四、过失导致的纯粹经济损失仅在特殊情况下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