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7页 |
1.1 超级电容器的简介 | 第12-14页 |
1.1.1 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1.1.2 超级电容器的组成结构 | 第13-14页 |
1.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 第14-18页 |
1.2.1 双电层电容器 | 第14页 |
1.2.2 赝电容电容器 | 第14-15页 |
1.2.3 混合型电容器 | 第15-18页 |
1.3 超级电容器的性能参数 | 第18-19页 |
1.3.1 工作电压窗口 | 第18页 |
1.3.2 比容量 | 第18页 |
1.3.3 比能量密度 | 第18-19页 |
1.3.4 比功率密度 | 第19页 |
1.4 三维多孔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1.4.1 过渡金属化合物 | 第19-21页 |
1.4.2 导电聚合物 | 第21-22页 |
1.4.3 多孔碳材料 | 第22-24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1.5.1 选题依据 | 第24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材料表征方法 | 第27-30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27页 |
2.2 实验设计方法 | 第27-28页 |
2.2.1 自支撑结构的氢氧化镍石墨烯复合材料 | 第27页 |
2.2.2 三维结构的聚吡咯与石墨烯复合材料 | 第27页 |
2.2.3 层状沉积岩结构的富氧多孔活性炭 | 第27-28页 |
2.3 实验仪器及表征手段 | 第28-29页 |
2.3.1 实验仪器及设备名称 | 第28页 |
2.3.2 表征手段及其作用 | 第28-29页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2.4.1 超级电容器电极片的制备 | 第29页 |
2.4.2 超级电容器两电极/三电极体系的组装测试 | 第29页 |
2.4.3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9页 |
2.4.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第29页 |
2.4.5 电化学阻抗测试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自支撑结构的氢氧化镍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30-42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氧化石墨烯以及自支撑的NI(OH)_2-CFG复合物的制备 | 第31-32页 |
3.2.1 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 | 第31页 |
3.2.2 自支撑结构的石墨氢氧化镍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1-32页 |
3.3 NI(OH)_2-CFG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 第32-41页 |
3.3.1 XRD、XPS、Raman和TGA的表征 | 第32-33页 |
3.3.2 Ni(OH)_2-CFG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探究 | 第33-37页 |
3.3.3 Ni(OH)_2-CFG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三电极体系) | 第37-39页 |
3.3.4 Ni(OH)_2-CFG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两电极体系)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三维多孔聚吡咯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42-51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实验方案 | 第43页 |
4.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43页 |
4.2.2 聚吡咯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3页 |
4.3 聚吡咯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43-49页 |
4.3.1 材料的XRD和FT-IR的表征测试 | 第43-44页 |
4.3.2 rGCP复合材料的XPS表征测试 | 第44-45页 |
4.3.3 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氮气脱吸附表征测试 | 第45-47页 |
4.3.4 rGCP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47-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具有层状沉积岩结构富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51-64页 |
5.1 引言 | 第51-52页 |
5.2 实验方案 | 第52-53页 |
5.2.1 多孔碳前驱体(GA)的制备 | 第52页 |
5.2.2 层状富氧多孔碳的制备 | 第52页 |
5.2.3 电极的制备和电化学测试 | 第52-53页 |
5.3 层状富氧多孔碳材料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53-63页 |
5.3.1 层状多孔碳的SEM、XRD和Raman表征 | 第53-54页 |
5.3.2 层状多孔碳的XPS和元素分析表征测试 | 第54-57页 |
5.3.3 层状多孔碳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57-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