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第21-23页 |
2.1.1 文化产业概念及特征 | 第21页 |
2.1.2 工业遗迹的概念和特点 | 第21-22页 |
2.1.3 工业遗迹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 第22页 |
2.1.4 政府在工业遗迹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第23页 |
2.2.2 城市规划理论 | 第23页 |
2.2.3 城市文化资本理论 | 第23-24页 |
2.2.4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4页 |
2.2.5 工业遗迹保护与利用理论 | 第24页 |
2.3 文化产业对工业遗迹旅游开发的积极作用 | 第24-27页 |
2.3.1 工业遗迹价值功能的转换升级 | 第24-25页 |
2.3.2 延伸工业遗迹旅游产业价值链 | 第25页 |
2.3.3 实现工业遗迹地的多重效益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成都市东郊记忆工业遗迹旅游开发的现状及评估 | 第27-35页 |
3.1 成都市东郊记忆工业遗迹旅游资源现状及评估 | 第27-31页 |
3.1.1 成都市东郊记忆工业遗迹旅游资源概况 | 第27-28页 |
3.1.2 成都市东郊记忆工业遗迹的旅游价值评价 | 第28-31页 |
3.2 成都市东郊记忆工业遗迹旅游开发的现状 | 第31-35页 |
3.2.1 成都市东郊记忆工业遗传旅游开发的历史沿革 | 第31-32页 |
3.2.2 成都市东郊记忆开发布局现状 | 第32-33页 |
3.2.3 成都市东郊记忆开发成果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政府在成都市东郊记忆工业遗迹旅游开发中的职能分析 | 第35-40页 |
4.1 政府介入工业遗迹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 第35-36页 |
4.1.1 工业遗迹旅游市场开发的信息不对称需要政府介入 | 第35页 |
4.1.2 工业遗迹旅游市场发展的外部性离不开政府的协调 | 第35-36页 |
4.1.3 工业遗迹旅游开发中的公共性必须有政府参与 | 第36页 |
4.2 文化产业视域下工业遗迹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职能趋势 | 第36-37页 |
4.2.1 宏观环境下政府的职能趋势 | 第36-37页 |
4.2.2 微观环境下政府的职能趋势 | 第37页 |
4.3 政府在东郊记忆工业遗迹旅游开发中的职能履行现状 | 第37-40页 |
4.3.1 产业规划职能 | 第37-38页 |
4.3.2 品牌建设职能 | 第38页 |
4.3.3 管理监督职能 | 第38-40页 |
第五章 东郊记忆工业遗迹旅游开发中政府行为效益与存在问题 | 第40-46页 |
5.1 东郊记忆工业遗迹旅游开发中政府行为效益分析 | 第40-41页 |
5.1.1 政府主导型资源开发成果显著 | 第40页 |
5.1.2 政府推动型资源开发优势明显 | 第40-41页 |
5.1.3 自主开发型资源潜力巨大 | 第41页 |
5.2 东郊记忆工业遗迹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角色失当” | 第41-42页 |
5.2.1 政府存在越位可能,权利寻租机会大 | 第41-42页 |
5.2.2 园区管理各自为政,存在政府缺位现象 | 第42页 |
5.2.3 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存在政府错位现象 | 第42页 |
5.3 国内工业遗迹旅游开发实例——北京798创意园区 | 第42-46页 |
第六章 政府在东郊记忆工业遗迹旅游开发中职能定位与对策建议 | 第46-51页 |
6.1 政府在成都市东郊记忆工业遗迹旅游开发中的职能定位 | 第46-47页 |
6.1.1 决策者——政策引导与战略规划定位 | 第46页 |
6.1.2 监督者——规范旅游市场的开发管理机制 | 第46-47页 |
6.1.3 服务者——提供旅游开发中的公共服务 | 第47页 |
6.2 促进政府在工业遗迹旅游开发中合理发挥职能的建议 | 第47-51页 |
6.2.1 市场导向与政府导向结合,减少政府越位现象 | 第47-48页 |
6.2.2 及时掌握旅游市场的供求信息,纠正市场偏差 | 第48页 |
6.2.3 统一科学规划,推动树立品牌建设 | 第48-49页 |
6.2.4 注重区域互补融合发展,开发复合型旅游产品 | 第49-51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1-53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7.2 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