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汉语依存句法分析方法的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4-17页 |
2 依存句法分析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7-30页 |
2.1 依存分析概述 | 第17-21页 |
2.1.1 依存语法理论简介 | 第17-18页 |
2.1.2 依存句法的定义 | 第18-20页 |
2.1.3 依存分析的测评指标 | 第20-21页 |
2.2 依存分析方法 | 第21-29页 |
2.2.1 基于移进-归约的依存分析方法 | 第22-25页 |
2.2.2 基于联合模型的依存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2.3 基于生语料的依存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2.2.4 基于格库的依存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迭代式融合无监督特征的汉语依存分析方法 | 第30-43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分词、词性标注与依存分析联合模型 | 第30-35页 |
3.2.1 基于字的联合模型 | 第31-33页 |
3.2.2 联合模型中无监督特征的引入方法 | 第33-35页 |
3.3 迭代式融合无监督特征的汉语依存分析 | 第35-37页 |
3.3.1 句长与依存分析精度的关系 | 第35-36页 |
3.3.2 短句优先的迭代式融合无监督特征的方法 | 第36-37页 |
3.4 实验评测与结果分析 | 第37-42页 |
3.4.1 实验数据与设置 | 第37-39页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基于自动构建格库的汉语依存分析方法探索 | 第43-53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汉语依存分析错误类型分析 | 第43-47页 |
4.3 自动构建大规模汉语格库 | 第47-49页 |
4.3.1 现有格库资源的利用 | 第47-48页 |
4.3.2 汉语格库构建方法 | 第48-49页 |
4.4 实验评测与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4.4.1 实验数据与设置 | 第49-50页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5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6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