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图书馆学论文--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论文--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论文

基于案例实施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第15-19页
        1.1.1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概念第15-16页
        1.1.2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 论文选题背景第19-20页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3页
第二章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框架第23-51页
    2.1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流程第23-26页
        2.1.1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流程第23-24页
        2.1.2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流程第24-26页
    2.2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关键步骤的解决方案第26-33页
        2.2.1 资产评估解决方案第26-27页
        2.2.2 威胁评估解决方案第27-30页
        2.2.3 脆弱性评估解决方案第30-32页
        2.2.4 风险等级计算模型解决方案第32页
        2.2.5 风险控制解决方案第32-33页
    2.3 本文案例实施采用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框架第33-51页
        2.3.1 资产评估第34-37页
        2.3.2 威胁评估第37-41页
        2.3.3 脆弱性评估第41-47页
        2.3.4 风险评估计算模型第47-48页
        2.3.5 风险控制措施推荐第48-51页
第三章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案例实施第51-73页
    3.1 被调研图书馆简介第51-53页
        3.1.1 D馆简介——公共图书馆类型第51-52页
        3.1.2 N馆简介——高校图书馆类型第52页
        3.1.3 S馆简介——兼具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类型第52-53页
    3.2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案例实施过程第53-58页
        3.2.1 总体调研方案制定第53-55页
        3.2.2 案例实施过程第55-58页
    3.3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案例实施结果第58-73页
        3.3.1 资产评估结果第58-61页
        3.3.2 威胁评估结果第61-63页
        3.3.3 脆弱性评估结果第63-66页
        3.3.4 风险等级计算结果第66-68页
        3.3.5 风险控制措施推荐结果第68-73页
第四章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第73-101页
    4.1 资产评估分析第73-78页
        4.1.1 资产识别结果分析第73-74页
        4.1.2 资产属性分析第74-77页
        4.1.3 资产价值分析第77-78页
    4.2 威胁评估分析第78-83页
        4.2.1 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分析第78-79页
        4.2.2 威胁发生对保密性损失程度分析第79-80页
        4.2.3 威胁发生对完整性损失程度分析第80-81页
        4.2.4 威胁发生对可用性损失程度分析第81-82页
        4.2.5 威胁等级分析第82-83页
    4.3 脆弱性评估分析第83-84页
    4.4 风险等级分析第84-96页
        4.4.1 D馆不可接受风险分析第86-89页
        4.4.2 N馆不可接受风险分析第89-93页
        4.4.3 S馆不可接受风险分析第93-96页
        4.4.4 风险评估结果对比分析第96页
    4.5 风险控制措施推荐分析第96-99页
        4.5.1 可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分析第97-98页
        4.5.2 控制措施预期效果分析第98-99页
    4.6 小结第99-101页
第五章 对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启示第101-107页
    5.1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案例实施时间和人员成本可控第101-102页
    5.2 数字图书馆整体信息安全等级处于中等第102-104页
    5.3 数字图书馆提高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议第104-105页
    5.4 数字图书馆应促进行业制定专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第105-10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7-109页
    6.1 主要工作成果与创新点第107页
    6.2 存在的局限性第107-108页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3页
附录第113-129页
致谢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菇二次培养中常见霉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控
下一篇:微博转基因网络舆情演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