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疾病介绍 | 第11-17页 |
1、肠易激综合征疾病概述 | 第11-14页 |
1.1 疾病概念以及发病特点 | 第11页 |
1.2 疾病病因和西医/中医发病机制 | 第11-12页 |
1.3 临床表现 | 第12-13页 |
1.4 诊断标准(罗马Ⅲ诊断标准)具体解释如下 | 第13页 |
1.5 临床分型 | 第13-14页 |
1.6 临床治疗 | 第14页 |
2、痛泻要方治疗IBS-D的疗效 | 第14-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内脏高敏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探讨 | 第17-36页 |
前言 | 第17-18页 |
实验过程(幼鼠) | 第18-24页 |
1、实验动物与分组 | 第18-19页 |
2、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3、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4、检测 | 第21-24页 |
4.1 大鼠内脏敏感性测定 | 第21-23页 |
4.2 痛阈测定 | 第23-24页 |
4.3 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24页 |
5、统计学分析 | 第24页 |
结果 | 第24-26页 |
实验过程(成年大鼠) | 第26-28页 |
1、实验动物与分组 | 第26页 |
2、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3、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4、检测 | 第28页 |
4.1 大鼠内脏敏感性测定 | 第28页 |
4.2 痛阈测定 | 第28页 |
4.3、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查见新生大鼠造模相同部分 | 第28页 |
5、统计学分析 | 第28页 |
结果 | 第28-31页 |
讨论 | 第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第三部分、探讨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内脏高敏性密切相关的的基因差异表达以及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缓解内脏高敏的机制 | 第36-51页 |
前言 | 第36-37页 |
实验过程 | 第37-41页 |
结果 | 第41-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综述 原癌基因c-fos基因与IBS的关系 | 第52-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