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

蒋一苇企业素质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17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背景第9页
        二、选题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一、企业素质研究综述第10-12页
        二、蒋一苇经济思想研究综述第12-14页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页
        一、文献分析法第14页
        二、比较研究分析法第14页
        三、定性分析法第14页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第14-17页
        一、论文的选题第14-15页
        二、蒋一苇企业素质思想的梳理、整合方式第15页
        三、蒋一苇企业素质思想现代价值的总结第15-17页
第一章 蒋一苇企业素质思想的产生第17-21页
    第一节 蒋一苇学术生涯及社会实践第17-18页
    第二节 蒋一苇企业素质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8-21页
        一、国企制度矛盾激化,企业活力亟待进一步激活第18-19页
        二、经济体制改革序幕拉开,国企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第19页
        三、思想改革开放,学术界迎来春天第19-21页
第二章 蒋一苇企业素质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1-31页
    第一节 蒋一苇企业素质相关范畴第21-25页
        一、企业素质的定义第21页
        二、工业企业素质的内在因素第21-23页
        三、企业素质提高的标志第23-24页
        四、内外部条件第24-25页
    第二节 提高国有企业素质的改革办法第25-31页
        一、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明确企业本位第25-26页
        二、以“经济民主”为中心的宏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第26-31页
第三章 蒋一苇企业素质思想的特点第31-39页
    第一节 研究方法方面的特点第31-32页
        一、基于马克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第31页
        二、研究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第31页
        三、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哲学结合运用第31-32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面的特点第32-36页
        一、企业素质相关范畴方面的特点第32-33页
        二、提高企业素质的改革办法方面的特点第33-36页
    第三节 蒋一苇企业素质思想与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继承与发展第36-39页
        一、范畴方面第36-37页
        二、提高方法方面第37-39页
第四章 蒋一苇企业素质思想对当前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启示第39-45页
    第一节 蒋一苇企业素质思想对于当前国企竞争力评价的启示第39-41页
        一、对于评价体系选择的启示第39-40页
        二、对于指标层次设计的启示第40页
        三、对于具体指标选择的启示第40-41页
    第二节 蒋一苇企业素质思想对于当前国企改革的启示第41-45页
        一、完善市场机制第41-42页
        二、赋予市场主体平等的权利第42页
        三、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第42页
        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第42-43页
        五、完善内部监督反腐机制第43页
        六、完善工会组织的作用第43-44页
        七、重视人本精神第44-45页
第五章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第51-53页
致谢第53-55页
个人简历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地租理论研究--兼论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启示
下一篇:水利项目PPP模式合约选择研究--基于契约理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