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桩板结构冻胀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桩板结构简介及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1.3 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工程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 冻土地区三场耦合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1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5.2 主要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季节冻土区路基冻胀理论研究 | 第21-38页 |
2.1 季节性冻土分类与工程危害 | 第21-22页 |
2.2 水分迁移理论及冻胀模型 | 第22-27页 |
2.2.1 土体冻胀与水分迁移 | 第22-23页 |
2.2.2 水分迁移定性定量分析 | 第23-26页 |
2.2.3 水分迁移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2.3 路基冻胀量计算及限值 | 第27-29页 |
2.3.1 冻胀量计算 | 第27-28页 |
2.3.2 高铁路基冻胀量限值 | 第28页 |
2.3.3 哈大高铁路基冻胀量分析 | 第28-29页 |
2.4 土的冻胀力 | 第29-32页 |
2.4.1 冻胀力的物理本质 | 第29页 |
2.4.2 冻胀力的方向 | 第29-30页 |
2.4.3 法向冻胀力的计算方法 | 第30-32页 |
2.5 土的冻深 | 第32-37页 |
2.5.1 冻深计算方法 | 第33-35页 |
2.5.2 哈大高铁路基冻深分析 | 第35-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冻土区多场耦合简化模型分析 | 第38-49页 |
3.1 水热力三场耦合基本方程 | 第38-39页 |
3.1.1 水分场基本方程 | 第38页 |
3.1.2 温度场基本方程 | 第38-39页 |
3.1.3 应力场基本方程 | 第39页 |
3.2 模型建立及假定 | 第39-43页 |
3.2.1 几何模型及条件设定 | 第39-40页 |
3.2.2 参数简介及选取 | 第40-42页 |
3.2.3 基本假定及计算流程 | 第42-43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3.3.1 冻深分析 | 第43-45页 |
3.3.2 冻胀量分析 | 第45-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桩板结构模型的建立及施工模拟 | 第49-56页 |
4.1 模型建立 | 第49-51页 |
4.1.1 几何参数选取 | 第49-50页 |
4.1.2 力学参数选取 | 第50-51页 |
4.1.3 基本假定 | 第51页 |
4.2 施工模拟及分析 | 第51-55页 |
4.2.1 施工模拟步骤 | 第51页 |
4.2.2 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季节性冻土地区桩板结构冻胀模拟探究 | 第56-74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56页 |
5.2 模型建立 | 第56-62页 |
5.2.1 本构关系 | 第56-58页 |
5.2.2 参数选取 | 第58-59页 |
5.2.3 基本假定 | 第59-60页 |
5.2.4 模型建立过程 | 第60-61页 |
5.2.5 计算流程说明 | 第61-62页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2-73页 |
5.3.1 冻深及冻胀量分析 | 第62-68页 |
5.3.2 桩板结构受力变形分析 | 第68-70页 |
5.3.3 桩抗冻拔劣化分析 | 第70-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抑制冻融循环影响的处理措施 | 第74-79页 |
6.1 地基处理措施 | 第74-76页 |
6.1.1 CFG桩网复合地基 | 第74-75页 |
6.1.2 桩板结构 | 第75-76页 |
6.1.3 地下水处理 | 第76页 |
6.2 路基处理措施 | 第76-78页 |
6.2.1 路堤防冻胀措施 | 第77-78页 |
6.2.2 路堑防冻胀措施 | 第7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主要结论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