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板料数控渐进成形技术 | 第13-14页 |
1.3 数控渐进成形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3.1 板料渐进成形成形性能研究 | 第14-15页 |
1.3.2 热渐进成形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3 成形精度研究 | 第16-17页 |
1.3.4 数值模拟研究 | 第17页 |
1.3.5 产品开发及应用 | 第17-20页 |
1.3.6 聚合物板料数控渐进成形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20-21页 |
1.4.2 本文拟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PVC板料渐进成形润滑方式研究 | 第23-31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不同润滑剂摩擦系数测量 | 第23-25页 |
2.2.1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案 | 第23-24页 |
2.2.2 UMT测量摩擦系数实验结果 | 第24-25页 |
2.3 渐进成形实验 | 第25-28页 |
2.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5-26页 |
2.3.2 实验设计及方案 | 第26-27页 |
2.3.3 实验结果 | 第27-28页 |
2.4 分析与讨论 | 第28-30页 |
2.4.1 成形性能 | 第28页 |
2.4.2 表面质量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PVC板料单点渐进成形工艺参数研究 | 第31-41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实验方法与程序 | 第31-34页 |
3.2.1 实验设备及几何模型 | 第31-32页 |
3.2.2 测量方法 | 第32页 |
3.2.3 实验计划 | 第32-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3.3.1 失效形式 | 第34-38页 |
3.3.2 最佳工艺选择 | 第38页 |
3.3.3 实验分析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PVC板料单点渐进成形温升研究 | 第41-57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维卡软化温度测试实验 | 第41-43页 |
4.2.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第41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4.2.3 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4.3 工艺参数对温升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43页 |
4.3.2 实验设计及方案 | 第43-44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44-54页 |
4.4.1 主轴转速的影响 | 第44-47页 |
4.4.2 层进给量的影响 | 第47-49页 |
4.4.3 工具头的影响 | 第49-52页 |
4.4.4 进给速度的影响 | 第52-54页 |
4.5 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PVC板料单点渐进成形的成形精度 | 第57-71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成形精度 | 第57-67页 |
5.2.1 定义成形精度误差评价方法 | 第57-58页 |
5.2.2 理论外轮廓计算方法 | 第58-59页 |
5.2.3 几何模型 | 第59-60页 |
5.2.4 实验方案 | 第60页 |
5.2.5 50°方锥件试样成形精度的对比 | 第60-65页 |
5.2.6 50°方锥件试样成形精度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5.3 交替工具路径迹改善扭曲现象 | 第67-69页 |
5.3.1 交替工具路径方法的提出 | 第67页 |
5.3.2 交替工具路径方法成形结果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6章 PVC板料单点渐进成形后的微观结构的变化 | 第71-79页 |
6.1 引言 | 第71页 |
6.2 实验设备与方法 | 第71-72页 |
6.3 方锥件变形区域微观组织比较 | 第72-77页 |
6.3.1 进给速度的影响 | 第74-75页 |
6.3.2 主轴转速的影响 | 第75-76页 |
6.3.3 层进给量的影响 | 第76页 |
6.3.4 工具头直径的影响 | 第76-7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7.1 结论 | 第79-80页 |
7.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