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论文

国家“名医工作室”团队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13-16页
        1.3.1 主要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5页
        1.3.3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7-20页
    2.1 知识转移概念的界定第17页
    2.2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2.3 知识转移模型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2.4 公共政策评估的相关研究第19-20页
第三章 中医药知识团队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25页
    3.1 人际关系理论第20页
    3.2 社会网络理论第20-22页
        3.2.1 强弱联结第21页
        3.2.2 社会资本理论第21页
        3.2.3 结构洞理论第21-22页
    3.3 社会关系理论第22-25页
        3.3.1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第22页
        3.3.2 社会交换理论第22-23页
        3.3.3 关系社会学第23-25页
第四章 “名医工作室”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及问卷设计第25-32页
    4.1 概念模型第25-28页
        4.1.1 前期研究的概述第25-28页
        4.1.2 假设提出及模型构建第28页
    4.2 测量模型第28-31页
    4.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第31-32页
第五章 国家“名医工作室”团队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模型的应用第32-55页
    5.1 描述性分析第32-34页
        5.1.1 基本信息分析第32-33页
        5.1.2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第33-34页
    5.2 问卷信度分析第34-36页
    5.3 问卷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第36-45页
        5.3.1 “知识特征”量表的效度分析第37-38页
        5.3.2 “名老中医药专家意愿和能力”量表的效度分析第38-39页
        5.3.3 “接受者意愿和能力”的效度分析第39-41页
        5.3.4 “转移渠道”量表的效度分析第41-42页
        5.3.5 “转移情境”量表的效度分析第42-44页
        5.3.6 “团队知识转移绩效”量表的效度分析第44-45页
    5.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45-53页
        5.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第45-46页
        5.4.2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46-48页
        5.4.3 结构模型检验第48-49页
        5.4.4 结构模型修正第49-52页
        5.4.5 影响效应分析第52-53页
    5.5 影响因素分析第53-55页
第六章 提高“名医工作室”团队知识转移绩效的策略研究第55-58页
    6.1 国家需对中医药隐性知识转移的特殊性研究,利用政策促进其有效转移第55页
    6.2 名医工作室政策中应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促进知识转移意愿和动力第55-56页
    6.3 名医工作室建设需要有医道转移的促进措施,以免重术轻道第56-57页
        6.3.1 重视设计名医工作室知识转移的人文环境建设第56页
        6.3.2 名医工作室团队的管理制度中加强民主化建设,促进知识转移与共享第56页
        6.3.3 名医工作室政策加强经济、福利激励措施第56-57页
    6.4 名医工作室政策需设计全国或地域性的定期交流,学习讨论,协同提升第57-5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7.1 研究总结第58页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附录第65-7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扶正解毒乳癌方联合XD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姜黄素抑制脂多糖诱导的人绒毛外滋养细胞miR-155表达及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