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类型分析 | 第21-27页 |
2.1 操作风险 | 第21-22页 |
2.1.1 非法运作风险 | 第21页 |
2.1.2 自融平台风险 | 第21-22页 |
2.2 信用风险和声誉风险 | 第22-23页 |
2.2.1 信用风险 | 第22-23页 |
2.2.2 声誉风险 | 第23页 |
2.3 运营模式风险 | 第23-24页 |
2.3.1 纯中介线上模式的风险 | 第23页 |
2.3.2 担保模式的风险 | 第23-24页 |
2.3.3 债权转让模式的风险 | 第24页 |
2.4 流动性风险 | 第24-25页 |
2.5 信息和技术风险 | 第25-27页 |
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27-33页 |
3.1 内部管理的原因 | 第27-30页 |
3.1.1 组织结构和交易机制的缺陷 | 第27-28页 |
3.1.2 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28-30页 |
3.1.3 风险管理文化缺失 | 第30页 |
3.2 外部监管的原因 | 第30-33页 |
3.2.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0页 |
3.2.2 未能实现对行业的有效监管 | 第30-31页 |
3.2.3 未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 | 第31-33页 |
第四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的对策 | 第33-49页 |
4.1 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内部管理 | 第33-37页 |
4.1.1 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组织结构 | 第33-34页 |
4.1.2 健全P2P信贷全过程管理机制 | 第34-36页 |
4.1.3 形成P2P平台全员风险管理文化 | 第36-37页 |
4.2 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外部监管 | 第37-49页 |
4.2.1 完善P2P网络借贷法律制度 | 第37-39页 |
4.2.2 建立P2P的多层级的监管体系 | 第39-42页 |
4.2.3 完善P2P借贷平台配套服务体系 | 第42-44页 |
4.2.4 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 第44-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