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9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9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1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类型分析第21-27页
    2.1 操作风险第21-22页
        2.1.1 非法运作风险第21页
        2.1.2 自融平台风险第21-22页
    2.2 信用风险和声誉风险第22-23页
        2.2.1 信用风险第22-23页
        2.2.2 声誉风险第23页
    2.3 运营模式风险第23-24页
        2.3.1 纯中介线上模式的风险第23页
        2.3.2 担保模式的风险第23-24页
        2.3.3 债权转让模式的风险第24页
    2.4 流动性风险第24-25页
    2.5 信息和技术风险第25-27页
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第27-33页
    3.1 内部管理的原因第27-30页
        3.1.1 组织结构和交易机制的缺陷第27-28页
        3.1.2 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第28-30页
        3.1.3 风险管理文化缺失第30页
    3.2 外部监管的原因第30-33页
        3.2.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第30页
        3.2.2 未能实现对行业的有效监管第30-31页
        3.2.3 未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第31-33页
第四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的对策第33-49页
    4.1 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内部管理第33-37页
        4.1.1 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组织结构第33-34页
        4.1.2 健全P2P信贷全过程管理机制第34-36页
        4.1.3 形成P2P平台全员风险管理文化第36-37页
    4.2 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外部监管第37-49页
        4.2.1 完善P2P网络借贷法律制度第37-39页
        4.2.2 建立P2P的多层级的监管体系第39-42页
        4.2.3 完善P2P借贷平台配套服务体系第42-44页
        4.2.4 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第44-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农业保险经营分析与改进研究
下一篇:费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GS保险公司车险业务经营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