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4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5页 |
·几种常见的宽带天线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可穿戴天线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超宽带天线雷达截面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 | 第25-29页 |
·论文的写作安排 | 第25-26页 |
·作者的主要工作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概述 | 第29-37页 |
·引言 | 第29页 |
·超宽带天线的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人体模型建立 | 第30-33页 |
·人体物理模型 | 第31-33页 |
·人体数值模型 | 第33页 |
·天线散射理论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可穿戴织物天线特性研究 | 第37-57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可穿戴织物天线的设计要求 | 第38-39页 |
·可穿戴织物天线材料特性 | 第39-47页 |
·织物材料相对介电常数的测量 | 第40-44页 |
·织物材料相对介电常数变化时对天线的影响 | 第44-45页 |
·织物材料弯曲变形时对天线的影响 | 第45-47页 |
·人体对天线的影响 | 第47-54页 |
·人体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人体对部分天线的影响 | 第49-54页 |
·小结 | 第54-57页 |
第四章 新型可穿戴纽扣式天线设计 | 第57-83页 |
·引言 | 第57页 |
·SAR的定义 | 第57-58页 |
·采用织物材料作为天线介质的可穿戴纽扣式超宽带天线 | 第58-79页 |
·天线的结构 | 第58-59页 |
·天线主要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 第59-62页 |
·天线的辐射性能 | 第62-64页 |
·人体对于天线的影响 | 第64-68页 |
·纽扣式超宽带天线对人体的影响 | 第68-69页 |
·天线地板发生形变对天线的影响 | 第69-78页 |
·雨雪天气对天线的影响 | 第78-79页 |
·中空带孔的可穿戴纽扣式天线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3页 |
第五章 可穿戴宽带PIFA天线设计 | 第83-101页 |
·引言 | 第83-84页 |
·PIFA天线简介 | 第84-85页 |
·用于智能手表的可穿戴宽带PIFA天线 | 第85-99页 |
·可穿戴PIFA天线的结构 | 第85-86页 |
·结构参数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 | 第86-89页 |
·天线的辐射性能 | 第89-91页 |
·人体对天线的影响 | 第91-93页 |
·天线对人体的影响 | 第93-94页 |
·边框对宽频PIFA天线的影响 | 第94-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第六章 Vivaldi天线的雷达截面控制技术 | 第101-117页 |
·引言 | 第101页 |
·Vivaldi天线原理 | 第101-102页 |
·Vivaldi天线的雷达截面控制 | 第102-115页 |
·天线结构与天线设计分析 | 第103-109页 |
·天线辐射特性 | 第109-112页 |
·天线的散射特性 | 第112-115页 |
·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17-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作者简介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