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五大功能区面板数据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 | 第10-11页 |
·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基本框架 | 第14页 |
·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主要创新 | 第14页 |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2 承接产业转移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5-23页 |
·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区位理论 | 第15页 |
·梯度理论与反梯度理论 | 第15-16页 |
·国际生产折衷论 | 第16页 |
·理论分析框架 | 第16-23页 |
·区域视角 | 第17-19页 |
·产业视角 | 第19-20页 |
·企业视角 | 第20-21页 |
·政府视角 | 第21-23页 |
3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 第23-35页 |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 第23-28页 |
·资源禀赋充裕,区位优势明显 | 第23-24页 |
·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 | 第24-25页 |
·基础设施完善,营商环境良好 | 第25-27页 |
·政府大力扶持,区域协作紧密 | 第27-28页 |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特征分析 | 第28-35页 |
·利用外资情况分析 | 第28-30页 |
·利用内资情况分析 | 第30-32页 |
·空间布局及产业分布 | 第32-35页 |
4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35-46页 |
·可量化因素的确定及指标的选用 | 第35-37页 |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5页 |
·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5-37页 |
·数据来源 | 第37页 |
·面板数据检验与模型构建 | 第37-43页 |
·数据检验 | 第37-40页 |
·模型构建 | 第40-41页 |
·模型结果的解释 | 第41-43页 |
·承接产业转移效率分析 | 第43-46页 |
·效率分析 | 第43-44页 |
·差异分析与改进 | 第44-46页 |
5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主要结论 | 第46页 |
·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健全政策法律体系,优化承接产业结构 | 第46-47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承接条件 | 第47-48页 |
·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深化区域合作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