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基于辐射传输过程的水稻冠层光能利用效率模拟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第12-26页
 1 作物冠层的结构特征研究进展第12-14页
 2 作物冠层光辐射分布及其模拟模型研究进展第14-17页
   ·作物冠层光辐射传输特征第14-15页
   ·作物冠层光辐射传输模型研究进展第15-17页
 3 作物光能利用与光合生产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参考文献第19-26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6-32页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6-27页
 2 资料来源第27-31页
   ·田间试验第27-28页
   ·数据获取和主要测试项目第28-29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9-31页
 参考文献第31-32页
第三章 水稻冠层光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第32-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试验设计第33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3-34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42页
   ·水稻分层叶面积指数的分布特征第34-36页
   ·水稻冠层内各生育期不同光质光辐射时空分布特征第36-39页
   ·水稻冠层内光辐射的透射率、截获率与向下积累叶面积指数的关系第39-40页
   ·水稻冠层各时期不同光质的消光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第40-42页
 3 讨论与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第四章 水稻冠层光辐射垂直分布模型研究第46-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49页
   ·试验设计第47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47-48页
   ·建模和检验方法第48-49页
 2 模型的描述第49-53页
   ·向下积累叶面积指数的垂直分布模型第49-50页
   ·叶倾角分布模拟模型第50-51页
   ·水稻冠层光辐射分布模型第51-52页
   ·不同光质辐射传输分析第52-53页
 3 模型检验与分析第53-58页
   ·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模型的检验第53-55页
   ·叶倾角分布的模拟分析第55页
   ·水稻冠层光谱辐射垂直分布模型的检验第55-58页
 4 讨论第58-59页
 5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第五章 基于辐射传输过程的水稻冠层光能利用模拟研究第64-7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67页
   ·试验设计第65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65-66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66-6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7-72页
   ·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第67-68页
   ·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有效辐射积累量的定量关系第68-69页
   ·水稻冠层光能利用效率的模拟研究第69-71页
   ·产量与光能利用效率的相关性第71-72页
 3 讨论与结论第72-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第78-88页
 1 讨论第78-82页
   ·水稻冠层光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第78-80页
   ·水稻冠层光辐射分布的定量模拟第80-81页
   ·水稻冠层光能利用的模拟第81-82页
 2 本研究的创新与今后的研究设想第82-83页
   ·本研究的创新第82页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82-83页
   ·今后的研究设想第83页
 3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附录第88-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植气温度指标的小麦水分无损监测研究
下一篇:自由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升高对水稻干物质分配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